《玉陽稿》八卷,首二卷為詩歌,后六卷為文章。明末佛山高明區(qū)懷瑞在當陽任職期間,鑒于當陽的歷史地位與現狀,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文關懷的詩作與文章,這些作品后來被整理成《玉陽稿》。
竺西欲問津,暫與葛仙鄰。施飯留青鳥,題詩贈羽人。
道緣非有定,世法漫相親。黃葉啼空止,團蕉悟未真。
鷲峰須慧業(yè),龍樹想前身。莫縛綺塵戒,文章是宿因。
白話文解釋:
我欲探尋竺西之深奧,暫且與葛仙為鄰。
施舍飯食以留住青鳥,題寫詩句贈予你這羽化登仙之人。
道緣并非固定不變,世俗法則也只是暫時相親。
黃葉飄落啼聲止息,團蕉之中悟道未真。
鷲峰之上需有慧業(yè),龍樹之下想象前身。
莫要被綺麗塵世的戒律所束縛,文章寫作也是前世的因緣。
圓臺一片綠,是否即餐霞。塹玉繞新砦,搴云覆幾家。
桑田無火棗,菰飯豈胡麻。莫憶琪林舊,空香枳殼花。
白話文解釋:
我尋找著燦霞觀,眼前出現一片圓形的綠地,這是否就是傳說中的餐霞之地呢?只見美玉般的山石環(huán)繞著新的村寨,高聳的云霧仿佛覆蓋了幾戶人家。
然而,在這片土地上,我并未找到傳說中的火棗,也沒有見到用胡麻做的菰米飯。或許,我不應該再回憶過去琪林的美好,因為現在這里只有空留香氣的枳殼花。
鳳鸞千載后,鴿影見花宮。岫宿云綿薄,溪回石棧通。
金身丹碧化,肉翼梵仙同。自有僧祇劫,滄桑是此中。
白話文解釋:
圣水寺,歷經千載,如今仍可見鳳鸞與鴿影在花宮之中翩翩起舞。山巒之間,云霧繚繞,輕盈綿薄,溪流蜿蜒曲折,石棧小道穿梭其間,通幽曲徑。
寺內的佛像金身丹碧,歷經歲月洗禮,色彩依舊鮮艷如初,仿佛與梵天仙境中的仙靈同為一體。自古以來,這里便是僧侶們修行之地,歷經無數僧祇劫數,滄桑巨變,而圣水寺始終屹立不倒,見證著世間的變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