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期末考數學失利,年級排名下滑不少,堪稱他的“滑鐵盧”。
聊起原因,他冒出一句:“媽,那是因為我大腦還沒開竅呢!”
我和他爸聽了啞然失笑。
我打趣他:“大兄弟,開竅是啥?拍下腦袋睡一覺,第二天就變聰明了?”
孩子有點茫然。
確實,我們常念叨“等孩子開竅了,學習就能突飛猛進”。孩子聽多了,就以為“開竅”是件輕松神奇的事,只盯著結果,卻忽略了背后的努力。
哪有不勞而獲的成功?開竅,也不是“啪嗒”一聲開關就亮了。
它更應該像是一顆埋在心里的種子,需要我們用行動去澆灌——改變習慣、調整態度、明確目標、管住自己、主動行動、勤于思考。
當這些做到極致,習慣成自然,“開竅”的成果才會水到渠成。
告訴孩子,真正的“開竅”往往有這6個特征,引導孩子朝著6個方向改變自己。
1、身體不犯懶了
——該起就起,該拼能拼(不是瞎熬的那種!)
開竅的孩子,心里那根“發條”上緊了。早上該起床,就算迷糊也能一骨碌爬起來,不再賴床搞“生死戀”。
晚上遇到關鍵任務(如考前沖刺、鉆研難題),也能主動選擇多花點時間,而不是喊困就放棄。
說白了,身體開始聽“目標”指揮,而不是光聽“舒服”指揮。
當然,咱不是鼓勵瞎熬夜,關鍵是真投入,不是磨洋工。
2.態度端正了
——學習是為自己,不是給爹媽打工。
“媽,我這都是為你學的!”“爸,考不好你別生氣!”——這種話少了。
開竅的孩子心里那盞燈亮了:哦!書是給自己讀的!
成績好,自己美滋滋有成就感;考砸了,自己先難受,而不是光擔心爸媽臉色。
他開始明白,學到的本事、練出的腦子,是揣在自己兜里的“硬通貨”,誰也搶不走。
當他為自己的失誤懊惱,為自己的進步偷著樂,主人翁意識就上線了!
3.目標明確了
——心里有“奔頭”,眼里有光。
孩子不再是“考多少算多少”、“上哪都行”的佛系狀態。
開竅的孩子,心里會“長”出具體目標:想考XX高中!想去XX大學學XX專業!甚至細化到“這次月考進前X名”。
這個目標像個小燈塔,指引著他往哪兒使勁。哪怕目標有點高,有了方向,走路才帶勁!
多和孩子聊聊未來,幫他找到那個能“點亮眼睛”的奔頭,哪怕很小,有就比沒有強!
4.自控力升級了
——手機游戲不再是“磁鐵”
以前手機一響魂兒就被勾走,游戲一開時間“咻”地飛了。
開竅的孩子,不是說完全不用手機不碰游戲(這不現實),而是能“管住自己的手”了。
他會跟自己商量:“這集看完/這局打完,就去學習”,并且真能說到做到。
手機從“離不開的寶貝”,慢慢變回“該用用,該放放”的工具。
當他能主動上交手機或自己設置使用時間,別懷疑,他的“意志力小肌肉”正在變強壯!
5.行動力爆棚了
——刷題?主動安排上!
最明顯的信號,不再是“作業寫完萬事大吉”!
開竅的孩子會自己琢磨:這塊好像弱?得多練幾道題!那道題解法妙,再找點類似的試試!
他開始主動“找題做”,而不是等老師布置或家長催。
刷題不再是苦差事,更像給自己“打怪升級”攢經驗。看到他書桌上多出本自己買的練習冊,或主動問你要,就偷著樂吧!
6.反思能力覺醒了
——懂得“復盤”找原因
考砸了?不光是沮喪一下就完事。
開竅的孩子會像小偵探,拿著卷子“破案”:這題為什么錯?概念不懂?粗心?時間不夠?
他會分析哪里做得好,哪里是短板。
平常做完練習,也會想想收獲和不足。這種“回頭看”的習慣,讓他進步飛快,避免在同一個坑里摔兩次。
當他認真分析錯題本,或跟你說“媽,我這次主要是XX沒掌握好”,說明他在“動腦子”學,而不只是“用筆頭”學。
最后想跟孩子說一句:
孩子,真正的“開竅”,不是你小腦袋“啪嗒”一聲就亮了。它更像是你心里那顆小小的種子,開始萌發!
上面這6點,就是種子破土時頂開的嫩芽兒。你每做到一條,那顆“開竅”的種子就長大一分。
從今天起,試試:
早起三天?
想想心儀的高中啥樣?
寫作業前先把手機放遠點?
做完卷子花五分鐘琢磨錯題?
這些小小的改變,就是在親手給那顆種子澆水施肥!
當這些特征在你身上冒頭越來越多時,不用問別人,你自己心里就會亮堂起來:哦,原來,這就是“開竅”的感覺!
它就在你手里,不在夢里。
我是諾媽,家有男娃,探討男娃的養育心得,記錄孩子的學習日常,分享學習干貨,一起共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