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說:
真的,我這些年陪伴她的時間少得可憐,
在電話里聽到媽媽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忙你的吧。”
前兩天,新一期《朗讀者》播出。
康輝在節目上談及了已經去世的母親,在與董卿對話時,康輝哽咽不已。
節目中,董卿詢問康輝最近和母親的合照,沒想到康輝拿出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小字:
“因為近期沒有和媽媽的合影,我自己拼了一張。”
看到照片,康輝難掩悲傷,嘆了口氣,哽咽地提到:
曾以為與母親合影的機會還有很多,然而母親去世后,他翻遍手機相冊,卻發現母子二人的合照一張都沒有。
因為以往堅定的認為,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和母親在一起拍照,所以平時就沒有刻意的留念。
由于工作繁忙,他也很少有時間可以陪伴母親。
康輝的母親在2018年因為尿毒癥去世,當時他由于采訪任務沒有及時的趕回,錯過了與母親的最后一面。
他在飛機上十幾個小時都沒有休息,而是把對母親的思念寫成了一篇文章。在昏暗的客艙里,康輝一邊流淚,一邊寫下了文章《寫給媽媽,不是祭文的祭文》。
“人到中年,像這樣的意外本不屬意外,但無論做了怎樣的心理準備,那一刻,仍然有著太多的痛,太多的不舍與遺憾。”
處理完工作回到家,整理母親的遺物時,康輝特意保留了一件母親的毛衣,想母親的時候,他就把毛衣披在身上,仿佛是母親在擁抱他。
講到這里的時候,康輝眼里噙著淚,幾度哽咽。
網友看了節目之后,有人表示子欲養而親不待,趁還來得及的時候一定要趕快去做。也有網友覺得和康輝相比自己應該慶幸,畢竟母親還在。
有網友說:突然發現自己也沒幾張和母親的合影,每次出去玩都是拍她和孩子的合影和視頻。最常見的東西反而最容易被忽視,不管是親情還是一張合影。
康輝說:“我現在還會經常想,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放棄很多能夠給予家人、親人關愛的時間和機會;和為了不給我們的家人、親人留更多的遺憾,而去放棄一些對自己非常重要的工作機會,
到底哪種是更勇敢的選擇,到現在為止我真的還沒有答案。”
康輝的母親理解他工作的不容易,不想讓他操心,平日里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你忙你的吧”。
這五個字里面包含了母親的理解、辛酸、無奈,只能把對兒子的思念強壓在心底。
△康輝和母親的合照
康輝的故事讓大媽想起了另外兩個央視主持人,一個是撒貝寧,另一個是朱迅。
撒貝寧在雙胞胎孩子出生后,他把第一條微信發給了自己的母親。
“媽媽,你的兩個小孫子出生了,你要當奶奶了。”
但這條消息就像是石子擲進大海,注定得不到任何回響。
因為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
母親去世后,撒貝寧打開和母親的聊天記錄,想再聽聽母親的聲音,竟找不到一條語音。
回憶起母親去世那個晚上,他突然發現一直以來,自己都做錯了一件事:
“我一直以為,讓我媽媽以我為傲,是送給她最大的禮物,可是后來才發現,我最大禮物還沒來得及給——那就是當她還在我身邊的時候,多和她待一待。”
父母想要的其實并不多,不過是子女一點點的陪伴。
朱迅在提到自己父親的時候,更是控制不住情緒失聲痛哭。
朱迅的父親去世時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可那個時候他身上插滿了管子,根本沒有辦法拔,結果第三天父親就走了。
這件事后來也成了朱迅一生最大的遺憾,她說如果知道父親走得那么快,當時無論如何都會滿足父親最后的心愿。
△朱迅和父親的合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有些事,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有些人,一轉身,就成了永遠。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喊一聲“爸媽”有人應。
山西太原,父母一直不讓兒子回家,告訴兒子說,他們很好,讓他放心。
可兒子放心不下,偷偷跑回了家,回到家才發現,父親中風歪了嘴,母親干活閃了腰。
為人子女,總是要等到長大以后才明白,其實自己的父母,都是“騙子”。
他們報喜不報憂,總告訴你說,他們過得很好,讓你安心工作,不要擔心。
你傻傻地相信了,從來沒有想過,上了年紀的人,身體怎么可能一直硬朗。
董卿說過:“親情是一場倒計時的愛,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有限的時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父母不留遺憾。”
人這一生,只欠父母。
點亮“在看”,轉發出去,別讓“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成為空落落的口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