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長勢良好
但華民 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近日,隨著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第一爐“黃金葉”出爐,全縣4.23萬畝烤煙正式邁入采摘烘烤關鍵期。
德昌縣麻栗鎮光輝村煙農祝日打從烤房橫梁上取下煙掛。“你看這些煙葉金黃透亮,葉脈清晰舒展,今年頭爐就烤出了‘黃金葉’,心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他捧著煙葉,指間摩挲著油潤葉面,“油分足、賣相好,估摸著一畝地能掙上5000元。”
這爐“開門紅”的煙葉,藏著德昌煙田的豐收密碼。
早栽快烤
時序優化增效益
“我們4月份就全部完成了煙葉大田移栽,采烤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德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技術推廣站站長李峰介紹說,今年依托氣象大數據建立的“周預報+日預警”機制,最大限度減少了雨季影響,讓中、下部葉成熟度均勻度提升30%,徹底解決了往年上部葉欠熟采收問題。
目前,德昌縣煙田里下部煙葉已到最佳采收狀態,形成“早栽促早熟、早烤提質效”的生產閉環,為產量質量“雙提升”奠定了基礎。
南山鄉杉木溝村煙農李琳正在自家煙田里忙采摘,她告訴記者,她家種的25畝煙葉,在8月中旬就能采收完,有充足時間分好級、賣好煙。
從搶抓移栽時機到優化采摘節奏,德昌煙農在“時間差”里一步步“蹚”出一條“黃金路”。
煙農正在綁煙葉
精細田管
雙篩把關提純度
“你看這底腳葉,必須打干凈。”在大象坪煙田,煙農胡爾史正蹲在壟間,麻利地將下部發黃的老葉、病葉摘下來。
“往年圖省事,底腳葉留著烤,結果招蟲子、傳病害,烤出來也是廢煙。”胡爾史介紹說,“今年,技術員盯著我們搞‘高打底腳葉’,雖然多費點功夫,但煙株通風透光好了,病害少了一大半。”
這是今年德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推行的“田間初篩+編桿精篩”雙控模式。經測算,兩項舉措使單爐無效煙葉投入減少20%,烘烤能耗成本降低15%,同步阻斷病原傳播鏈與非法流通隱患,實現“減損耗、控成本、保純度”多重成效。
立體防控
生態網織就安全網
技術員孫志平蹲在田邊,輕輕掀起一張沾滿害蟲的黃板,“這些‘生態陷阱’每天能捕獲幾百只害蟲,相當于給煙葉打了一劑‘生物疫苗’。”
“以前一周要打一次藥,現在靠‘以蟲治蟲’,煙葉更綠色,煙廠搶著要。”煙農李元偉說,“這套‘天敵昆蟲+生物菌劑+理化誘控’的立體防線,讓防控效率提升30%,農藥用量減少近半。”技術員孫志平說。
煙農正在整理煙葉
精準控烤
數據輔助出好煙
“以前烤煙全憑手感,火大了烤焦,火小了烤青,一爐煙能浪費兩三成。”煙農羅國云蹲在烤房外,手里捏著剛測完的煙葉含水率記錄說,“現在不一樣了,技術員每天來測兩回,這爐煙是下部葉還是中部葉、水分多少都記在本子上,跟著‘動態數據庫’調調火候、排排濕氣,放心著呢。”
據介紹,數據庫記錄著每座烤房、每一爐煙的烘烤數據,通過數據可視化,能適時調整烘烤工藝。
“你看這剛出爐的煙,顏色黃得均勻,就是因為色素降解得透。”羅國云說,“往年十爐里總有一兩爐‘跑偏’,現在靠著天天測、時時調,幾乎沒廢煙了,每公斤能多賣兩塊多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