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驕陽似火,龍山黃花飄香。近日,筆者走進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新景鎮龍山村的黃花產業基地,只見金燦燦的花海中,工人們正嫻熟地采摘著黃花。隨著氣溫升高,養分充足的黃花競相綻放。工人們干勁十足,身背竹簍在花叢間穿梭,不一會兒便摘了滿滿一簍。
龍山村黃花產業基地工人采摘黃花。
脫貧攻堅期間,龍山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涉及110戶437人。目前,全村戶籍人口為169戶699人。由于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村里常年留守人口不足200人,且多為老年人。面對勞動力薄弱的現實,龍山村立足當地地理環境,深入研判市場前景,最終選定發展黃花產業。該產業在管護、采摘、加工等環節對勞動力強度要求不高,成為帶動留守弱勞動力群體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撐。
如今,黃花產業已成為龍山村發展成功、效益穩定的支柱產業。自2019年投產以來,累計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帶動本村群眾務工增收近30萬元。
龍山村黃花產業基地工人采摘黃花。
“像我們七十多歲的老人,重活干不了。多虧村里發展黃花產業,除草、施肥、摘花這些輕巧活兒我們都能做,一天能掙100元。一年下來在基地能掙3000多元,夠我一年的花銷了。”村民田維玲高興地說。
坐落在烏江河畔的龍山村,平均海拔800余米,氣候溫潤,光照充足,雨量豐沛。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品質上乘的龍山黃花。經過多年市場培育,龍山黃花不僅打響了品牌,更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我們堅持綠色有機管護,只采摘花苞飽滿的黃花,并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改良加工工藝,堅持天然晾曬、手工制作。”龍山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張凱進介紹道,“我們的黃花在鎮集體經濟超市設有專柜,在縣城也有穩定的客戶和銷售網絡,目前基本能做到產銷兩旺。”
正在曬干的黃花。
黃花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是龍山村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也是新景鎮不斷優化完善以生態茶產業為主,生態畜牧、生態烤煙、生態水果為輔,高粱、黃花、辣椒等短平快產業為輔的“1+3+N”農業產業結構的縮影。(圖/文 肖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