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兄弟姐妹,本該是這世上最親的“同懷”——從小在一個屋檐下長大,分享過一塊糖,拌過嘴又轉眼和好,誰受了欺負第一個往前沖,誰有了難處第一個伸手幫。可偏偏,有些手足走著走著就遠了,甚至撕破了臉,再見面時只剩尷尬。
有人總覺得“都是一家人,裝裝和氣也得維持著”,可真撕破臉后,這“和氣”裝得越久,心里越累。反倒不如認了這份疏遠,懂這三個道理,日子才能過得踏實。
一、裝出來的“和氣”,比撕破臉更傷人——老話講“紙包不住火”,假的親厚藏不住怨懟
見過不少撕破臉的兄弟姐妹,逢年過節還得湊到一起吃飯。
桌上你敬我一杯酒,說“還是小時候親”;我夾一筷子菜,笑“以后常來往”。可眼神碰在一起時,全是躲閃;說的話聽著熱乎,卻沒一句走心。
散席后各自回家,背后該抱怨還是抱怨,該記恨還是記恨。
老話說“紙包不住火”,心里的疙瘩沒解開,表面的和氣就像層薄紙,一捅就破。更糟的是,這種假裝出來的親厚,會讓雙方都活在“演戲”里——你累,我也累,原本還有的那點情分,反倒被這“演技”磨得越來越淡。
二、撕破臉后保持距離,不是薄情,是給彼此留體面——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距離能藏住不少矛盾
有人覺得“就算撕破臉,也得天天聯系,不然顯得我小氣”。
可實際上,兄弟姐妹能撕破臉,往往是因為積怨太深:要么是分家產時紅了眼,要么是幫襯多少上動了氣,要么是背后嚼舌根傷了心。這些結,不是靠“天天見面”就能解開的。
反倒不如保持點距離,你過你的日子,我過我的生活。
過年過節發條簡單的祝福,平時沒事不瞎摻和對方的家事,誰有大難處了能幫就幫一把,幫不了也別勉強。
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離得遠了,少了摩擦,那些尖銳的怨恨慢慢就淡了,至少再想起時,不會只剩咬牙切齒,也算給曾經的手足情留了點體面。
三、真要和解靠“時機”,不是靠“硬湊”——老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結得自己愿意解才行
也有人急著修復關系,今天拉著親戚說和,明天提著禮物上門道歉,可對方不接茬,自己也落個沒趣。
其實啊,兄弟姐妹間的疙瘩,就像系在心里的結,旁人再著急也解不開,得靠自己愿意松松手。
可能過個十年八年,雙方都老了,見多了人情冷暖,才想起小時候一起爬樹掏鳥窩的日子;可能誰家里出了大事,另一個跑前跑后幫忙,突然就懂了“血濃于水”;也可能就是某天夜里睡不著,突然想通了“爭來斗去,到底圖個啥”。
老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這“系鈴人”不光是當初結怨的人,更是各自心里的“執念”。啥時候自己想通了,愿意放下了,和解才有意義;不然硬湊在一起“裝和氣”,不過是把解開的鈴又系得更緊。
說到底,兄弟姐妹一場,能和睦到老當然最好;要是真撕破了臉,也別逼自己裝和氣。
親情珍貴,但不代表要委屈自己去維持“表面和平”。該疏遠時疏遠,該保持距離時保持距離,等哪天心里的結真解開了,再慢慢走近;要是解不開,各自安好,也算另一種圓滿。
畢竟,過日子是為了自己舒心,不是為了在別人眼里“演”一場“和睦家庭”的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