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中越邊境局勢持續緊張。駐防滇南的解放軍第14軍接到命令,向文山以南地區集結。這支部隊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此刻要緊急擴編:41師和42師從乙種師轉為甲種師,40師增加保障分隊。一個月里,全軍新組建74個連隊,補充11559名新兵,新兵比例超過一半,個別連隊達到68.8%。
為補足經驗,軍區從南京、濟南戰區調來2290名老兵骨干,同時火線提拔1229名戰士當干部。到開戰前,全軍集結41367人(含民兵民工4284人),配備火炮679門、坦克35輛。在軍長張景華帶領下,部隊進駐馬關縣前沿,紅河對岸越軍工事的輪廓已經能看清。
云南邊境山岳叢林荊棘密布,河流交錯。越軍憑著多年實戰經驗,擅長游擊戰術和埋設地雷。14軍抓緊時間訓練,重點解決山地作戰短板:干部集中練戰術指揮和看地圖,5860名骨干強化射擊、排雷防毒技能。士兵每人打完30發子彈和3-5顆手榴彈,連隊反復演練戰術配合。
昆明軍區交代的任務很清楚:先消滅老街、孟康一線守敵,再插向縱深郭參、鋪樓,配合13軍圍殲越軍主力345師和316A師。訓練場上硝煙汗味混在一起,新兵綁著沙袋爬陡坡,背包里塞滿代替彈藥的石塊,這是他們戰場生存的第一關。
1979年2月17日天剛亮,總攻在炮聲中打響,40師強攻老街,作為越南黃連山省老省會,老街工事堅固。118團1營營長楊長發帶部隊強渡南溪河,工兵炸開鐵絲網后,步兵順著交通壕一段段爭奪。副連長劉年光領著隊伍沖了五次,右臂被彈片打穿接著指揮。打了三天,40師拿下老街核心區,消滅1564名敵人。
與此同時41師正在發隆鏖戰,越軍在山洞設交叉火力點,41師用無后坐力炮直轟洞口,步兵分組穿插。新兵王建國在班長犧牲后頂上,帶傷炸掉兩處暗堡。
42師切斷7號公路奪取拔坡、班老高地時,42師新兵連第一天傷亡三成。衛生員撕開襯衣包扎傷員,由于傷員太多,衛生員只能只能把血布條掛滿灌木叢標記傷兵位置。
14軍各部隊在這個階段推進4-14公里,殲敵1731人,但新兵的高傷亡率反映了實戰經驗不足的問題。
2月22日戰役進入第二階段,14軍分三路向南推進:40師順紅河東岸南下,工兵架浮橋過沼澤,控制朗洋鐵路大橋,堵住越軍南逃路線。41師在孟康清剿殘敵時被特工隊伏擊,連長趙志剛用汽油燒山洞逼出守敵,消滅87人。
3月1日,來增援的32師投入戰斗,三路合圍鋪樓。越軍345師潰兵沿公路南逃,越二軍區督戰隊三天收容3200多名逃兵,占到紅河東岸守軍近半。
在12天的縱深作戰中,14軍消滅2121名敵人,俘虜103人。坦克連長李振華后來說:“越軍丟的蘇制頭盔鋪滿路面,坦克履帶軋過去噼啪響”。
3月6日撤軍命令下達后,14軍執行“邊撤邊剿”,工兵炸毀坑道216個、橋梁13座,爆破震塌山巖。之后沿7號公路埋設908顆地雷,用越軍留下的蘇制絆雷封住隘口。126團在半琴山清剿殘敵,新兵張志勇踩到竹簽陷阱,腿被刺穿還擊斃三名越軍。
撤軍路上,官兵看到越南村寨掛白旗,婦女小孩躲在彈坑里。到3月13日全軍回國時,越軍尾隨部隊始終隔著十幾公里,沒發起有效追擊。
1979年3月16日,14軍全部撤回國內。在25天作戰中,全軍共犧牲922人,負傷2639人,減員率9.1%。按殲敵4146人(斃敵3875人、俘敵271人)算,敵我損失比1.2:1。東西兩線解放軍共陣亡7814人,加上后來確認死亡的717名失蹤人員,實際犧牲8531人。
魷魚14軍新兵太多,叢林戰經驗不夠、越軍工事堅固,是傷亡大的主因。40師118團新兵連首日減員三成,衛生員用血布條標記傷員的場景,成了老兵們忘不了的記憶。
這場仗14軍拿下老街、孟康、鋪鏤等35個要點,繳獲火炮127門,槍支2800多支。中央軍委授予5個集體榮譽稱號: 118團1營由于首破老街核心區,營長楊長發帶隊炸開鐵絲網獲得"英雄營"稱號。120團6連在班菲阻擊戰死守獲“鋼鐵6連”。121團2連穿插切斷7號公路獲得"尖刀英雄連"稱號。
6名個人獲英模稱號:119團傣族戰士巖龍獨自消滅27個敵人,被追授"孤膽英雄";工兵班長白洪普排除地雷62枚,得"排雷英雄"稱號。
1984年7月12日,越軍第二軍區進行“北光計劃”,調18000多人反撲老山。14軍炮兵24小時打出1261噸炮彈,創下越軍戰史單日傷亡紀錄。越軍第313師運輸連長陳南泰后來講:蝙蝠洞外尸體堆成山,從石壁拖到洞里,抬擔架的踩血滑倒。軍醫對截肢的喊,傷成這樣算走運了。越軍士兵日記寫:"照明彈亮時,溪水變成暗紅色,戰友斷腿卡在石縫里"。
松毛嶺最危險時刻在119團指揮部。7月12日上午,越軍百人特工隊摸到離團部千米的627高地。張團長拒絕后撤:"指揮通訊不能斷!"警衛排把敵人放到十米內,用手榴彈砸向陡坡。拼殺四小時后,增援炮火覆蓋高地前沿,陣地留下越軍尸體500多具。參謀趙立民回憶:"電話線炸斷三次,通訊兵王強拼命接好,最后抱著線軸倒在彈坑里"。這仗保住指揮暢通,給炮兵指引了坐標。
1984年守松毛嶺的14軍炮兵團里,一半炮手打過1979年老街戰役。152榴彈炮班長李建國在7·12戰役中指揮打出287發炮彈,炮管燒得通紅。2004年烈士陵園祭掃,白洪普手指扣林山告訴學生:1705.2高地埋著126團九個兵,平均十九歲,守住了陣地。南疆木棉花年年紅,樹下長眠著922個1979年的年輕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