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將關稅重棒砸向美國重要盟友日韓時,日媒直言特朗普的舉動粉碎了日本對于美日兩國間“特殊關系”的幻想。
而另一邊,特朗普希望驅逐移民行動能確保美國農業所需要的勞動力,又表示不會赦免農場的非法移民。
可見,如今的特朗普,是不管肉塊大小,個個都叮一叮,能“喝血”最好,不能“喝血”就賺個吆喝。
而根據觀察者網7月9日報道,當地時間7月8日,特朗普政府再度以“維護國家安全”與“保障糧食安全”為名,擬推行一項全面政策,禁止中國及其他被其列為“外國對手”的國家購買美國農田,并正評估收回中國相關投資者已購得的美國土地。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發表了一番帶有明顯渲染色彩的言論,她聲稱:“當前,美國農業正面臨著多重威脅的疊加影響,這些威脅源自犯罪組織、政治對立勢力以及敵對國家政權。
這些外部力量將美國既有的生活方式,視為對其自身價值觀根基和生存發展路徑的嚴峻且根本性的挑戰,我們正針對中國及其他被視為競爭對手的外國實體采取反制舉措,堅決防止其進一步獲取我國土地資源,同時嚴加防范并遏制其竊取我國科研創新成果的行為。”
專業人士分析,盡管該政策在名義上將俄羅斯、伊朗等國納入適用范圍,但其核心指向實為中國。
實際上,早在2023年,美國參議院經審議后,以91票贊成、7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正式通過了一項具有針對性的專項法案,該法案明確規定禁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境內的農業用地。
此前,美國境內已發生數起涉及中方關聯企業的農田收回案例。
具體而言,2023年10月,阿肯色州政府基于“國家安全”層面的顧慮,正式要求一家由中國資本全資控股的種子生產商轉讓其名下160英畝的美國農田。經相關程序后,該企業最終于2024年5月完成土地處置,并因在土地權屬申報過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實問題,被處以28萬美元的罰款。
對于此,阿肯色州州長還特別驕傲。
然而美國多次炒作“中國買家購買美國農田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類似謬論,卻只字不提中國企業對美國農業的投資,不僅創造了就業崗位,還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
更關鍵的是,自美國多州掀起所謂的“限制華人購買置地”以來,中國投資者擁有的美國農田總量已經大幅下降。
據數據顯示,在一個農業用地資源極為豐沛、總面積達13億英畝的國家里,中國買方所購置的土地總量累計未突破1400英畝。
基于精確的數據分析,在全美13億英畝的農業用地總體規模中,與中國相關實體存在直接或間接所有權關聯的土地持有份額占比極低,尚不及總量的0.03%。
可見,眼下特朗普政府又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投資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這一幕似曾相識。
此前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將手伸向中國的留學生,如今美國政府又將手伸向中國的投資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朗普此舉既能憑空制造籌碼,即使中方不妥協,也能白白收獲一筆財富,怎么看都不虧。
但是特朗普疏忽了,中美經貿合作的核心要義在于構建互利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從實踐層面看,中國企業對美投資通過直接創造就業機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等機制,為美國經濟注入增長動能并產生積極溢出效應。
當前將經貿投資問題過度安全化、政治化的傾向,不僅違背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原則和WTO框架下的國際貿易規則,更可能動搖國際資本對美國市場制度性開放和政策環境可預期性的信任基礎。
更何況,如此“急功近利”的特朗普政府,即使是盟友也不放過,日本對其表示“非常遺憾”,韓國雖有讓步的跡象,可能美國最后占盡了便宜,但要知道,人心才是最大的利益,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信息來源:《美政府揚言全面封殺中國購買農地,并考慮收回中國投資者已持有資產》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