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8日,美國農業部部長布魯克?羅林斯宣布,美國計劃禁止中國及其他“外國對手”購買美國農田,還考慮收回中國相關投資者已持有的土地,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特朗普(資料圖)
回溯至2023年,美國參議院以91票贊成、僅7票反對的懸殊比例,通過了禁止中國企業購買美國農地的法案。這一法案的出臺,源于一家中國公司試圖在靠近北達科他州某軍事基地的土地上建設玉米加工廠,此事被美方政客大肆渲染,將正常商業行為歪曲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此后,限制中國在美農業投資的浪潮便一發不可收拾。
此次特朗普政府的動作,堪稱變本加厲。《全國農業安全行動計劃》將限制范圍進一步擴大,聲稱要加強外國持有農田情況的公開披露,對虛假申報施加更嚴厲處罰,并積極與國會和各州協作,全方位禁止“外國對手”購買美國農田。在新聞發布會上,羅林斯無端指責,稱美國農業面臨來自所謂犯罪分子、政治對手和敵對政權的威脅,甚至宣稱要對中國等進行“反擊”,荒謬言論令人咋舌。
特朗普(資料圖)
從數據來看,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3年外國人共持有近4500萬英畝的美國農地和森林地,約占美國全部農業用地的3.5%。而中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農田面積為28萬英畝左右,占美國農田總量的比例僅為0.0003%,且近年來呈大幅下降態勢,自2021年以來下降約31%。顯然,中國對美國農田的持有量微乎其微,根本不存在所謂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糧食安全”的情況。
不僅在聯邦層面動作不斷,美國各州也紛紛出臺限制措施。佛羅里達州于2023年禁止中國公民在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地點附近購買土地;蒙大拿州議員通過法案,禁止向“外國敵對國家”出售軍事設施附近的土地。目前,美國已有26個州禁止或限制外國人在本州購買或投資農業用地。盡管聯邦層面尚未有全面禁止外國購地的法律,但1978年的一項法律要求外國持有者申報其土地所有權,不過該申報機制因要求寬松、數據收集遲緩且易出錯,一直飽受詬病。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此番舉動,實則有著深層次的目的。一方面,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盤包含大量美國農民,此前美國對華關稅引發中方反制,美國農產品出口深受影響,農民對特朗普的支持有所動搖。特朗普政府試圖借農地議題,轉移經濟矛盾,鞏固農民票倉。另一方面,美國擔憂中國在全球糧食供應鏈中的影響力逐漸提升,害怕中國通過農地投資獲取農業科研數據,進而削弱美國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遏制中國的發展意圖昭然若揭。
對于美國多州考慮禁止中國人買房置地等一系列行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明確強調,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的言行,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外界對美國市場環境的信心。在7月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指出,美方剝奪特定國家機構和公民購買土地和房產的權利,是典型的歧視性做法,最終也將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美國長期標榜的法治和自由市場經濟形象,正在被自己親手破壞。美國若想真正維護自身利益,推動經濟發展,就應摒棄這種無端的政治操弄,回到平等、互利、共贏的正常經貿合作軌道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