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每日經濟新聞】【觀察者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7月6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表示要廣發“英雄函”,向100多個國家發出關稅信函。
第二天果不其然,有14個亞洲國家收到了特朗普“情真意切”的信。
這些國家的關稅25%-40%不等,歷史仿佛重演。
然而奇怪的是,老撾、緬甸最高被加到了40%的高額關稅。
甚至就連美國的“忠誠盟友”日韓,都得上繳25%。
可中國,卻意外得到了“豁免”。
特朗普這邊“漏掉”中國,那邊他們的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要與中方見面,愿意一起做更多的事。
一反常態,不同尋常!
他們究竟要干什么?是真想“發福利”,還是另有圖謀?
短暫地勝利?
時間回溯到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暫停對等關稅90天。
當時為何會暫緩,相信與各國的反制有關。
歐盟、日韓等國或組織,都沒有如他想象中那樣順從。
其中特朗普最想針對的大國,更是在第一時間展示了不妥協的堅持態度。
有大國打樣頂在最前面,一些小國甚至都敢與美國“碰一下”了。
如今到了7月9日快封印解除的時候,特朗普聰明了不少。
既然硬得啃不動,那就先撿軟的捏不就行了?
最先助他們一臂之力的,正是越南。
7月2日,美越兩國達成了貿易協議。
協議規定美國對越南輸出到他們那里的商品征收20%的關稅。
如果是從越南轉運到美國的第三國產品,則要征收40%的關稅。
然而美國商品進入越南,則是0關稅的完全市場準入。
越南的“投名狀”,無疑讓美國信心倍增。
7月7日,特朗普隨即宣布了要向100多個國家發送關稅函。
其中有14個亞洲國家,都遭遇了“點名”。
老撾和緬甸兩個東南亞國家在名單中稅額最高,足有40%之多。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就是美國的日韓“盟友”竟也未能逃過,背上了25%的關稅。
看來越南的投誠應該是有用的,20%的關稅在這些國家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或許是為了安撫日韓的情緒,也或許是為了接下來的談判。
特朗普在關稅信中寫道,“請理解,25%這一數字遠遠低于消除我們與貴國之間貿易逆差所需的水平。”
同時他還警告,如果兩國提高關稅反擊,美國也將會在25%的基礎上再提高同等額度的關稅。
兩句話總結一下,意思就是即便是25%你們也不吃虧,見好就收,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當然,特朗普也給這些國家留了個臺階。
“要是相關國家的企業在美國境內建造或生產產品,我們將不會征收關稅。”
宣布完這些的同一天,白宮發言人表示,特朗普計劃將原本在7月9日解封的90天暫緩期推遲到8月1日。
如果在那之前這100多個國家沒有和美國達成協議,那美國就會按照4月宣布的政策征收對等關稅。
事實證明,對等關稅卷土重來了。
但這次卻有一點明顯的不同,那就是這次的名單里,竟然沒有中國。
不僅沒有制裁,甚至還有“微笑示好”的意思。
特朗普對100多個國家發關稅函的那天,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期待與中國會面。
他稱與中國在日內瓦還有倫敦的會議很順利,雙方都極大的尊重對方。
“如果中國愿意,我們可以一起做很多事,還可以考慮從貿易擴展到其他領域。”
其中的強烈合作欲望不言而喻,讓不少人以為雙方是要把酒言歡了。
然而這甜蜜的糖衣下,卻隱藏著特朗普真正的計劃。
言行不一
相比于嘴上的甜言蜜語,行動才是考驗一個人和國家的“驗真石”。
首先看看美國7月2日與越南簽訂貿易協議中,有何玄機。
協議規定,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家商品,要征收40%的關稅。
這項關稅針對的,明顯不是越南。
越南作為東南亞制造業樞紐,與馬來西亞、泰國、還有中國都有密切的貿易關系。
美國的這一政策最想針對的是誰,不用多說。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事才過兩天,越南竟又宣布了對原產于中國的部分熱軋鋼征收反傾銷稅。
該政策在7月6日生效,為期5年。
中國寶武鋼鐵、鞍鋼集團、包鋼集團等十幾家企業都受到了波及,被征收了27.83%、26.94%、23.1%三檔稅率。
不得不說,這一招“借力打力”玩的妙。
可既然美方的目的沒有變,為什么這次沒對中國發送關稅函呢?
貝森特甚至表示,要在幾周后訪問中國。
而之前9.3閱兵消息傳出時,也有消息稱特朗普將帶十幾名CEO訪華。
表面上想要求合作,私下里卻小動作不斷,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美國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他們表面上的想談是真的,但他們需要足夠籌碼談判,所以才小動作不斷。
這次特朗普對上百個國家發關稅函,整個東南亞,除了率先投誠簽訂20%關稅的越南;
還有菲律賓沒有關稅外,東南亞其他大型國家,基本都喜提關稅。
東亞中的日韓,也未能幸免。
特朗普雖對中國“豁免”,但對中國周邊的國家卻是毫不心慈手軟。
這實質上,就是直接對咱們貿易戰打不過,便開始打咱們周邊的貿易伙伴。
企圖通過美國的市場,逼東盟站隊,進而再斬咱們的轉口貿易。
特朗普目的一直沒有變,只是正面不敢打,現在尋求從側面打,逐個擊破!
而貝森特說要在幾周后與中國會面,也是這個道理。
美方想先看看那些被發關稅函的國家的態度,與他們進行談判。
等到幾周后差不多有結果了,貝森特就能帶著這些東西到中國進行談判磋商。
可那時候美國手中的籌碼是多了,還是少了,都很難說。
畢竟從現在幾個國家的表現來看,似乎沒有效仿越南的意思。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得知特朗普25%的關稅令后,表示這個決定“令人遺憾”。
他雖然說了雙邊的談判會繼續進行,但也明確表示不會動搖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
印度則是更加直白,他們的商工部長在7月5日放出話來。
“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美國談判,不受截止日期約束。”
印度與日本能否堅持到最后,拭目以待。
結語
對等關稅問題重新被提及,這次特朗普思路清晰,實行迂回包抄戰術。
我們自身實力夠硬,任爾東西南北風。
但卻防不住別國的臨陣倒戈,這點需要格外小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