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倒計時!特朗普封關前夜,印度突然出手,美國戰略或遭重創?
美國揚著關稅大棒逼全球讓利的算盤,這次被印度一鐵鍬掀了桌子。
當特朗普團隊還在掐著秒表計算90天緩沖期時,新德里已經在WTO第三次摔出反制文件,這次不僅要美國補償7億美金,還架起了農業稅改的意大利炮對準美國心臟區。
咱們先看看這波橫跨太平洋的關稅廝殺,到底把美國的哪塊軟肋給捅穿了。
現在華盛頓的貿易談判室肯定在冒火星子。
印度上半年剛把進口車關稅砍到15%示好,轉頭就被美國在鋼鐵和鋁制品上再薅50%羊毛。
更絕的是特朗普團隊得寸進尺,盯著乳制品和腰果市場不放,這等于把三哥國民經濟的命根子拴在褲腰帶上。
要我說這好比去朋友家做客,吃了滿漢全席還要打包人家祖傳泡菜壇子。
印度這次掀桌子看似突然,實則是忍了五年的悶氣一次性爆了——早從2019年那份沒啟動的杏仁反制清單開始,莫迪政府就在記賬本上給美國記黑賬呢。
這場關稅拉鋸暴露了美國戰略的三條裂縫。
先說經濟算盤,原本指著印度當制衡中國的備用輪胎,現在備用胎自己扎釘子。
再說法理漏洞,印度這次抓著WTO規則死磕,要是世貿真判美國賠錢,那些被"國家安全"大帽壓著的國家怕是要揭竿而起。
最要命的是選舉定時炸彈,愛荷華州的農場主看著大豆積壓在倉庫,已經準備把支持率賬單寄到白宮了。
您說這關稅大棒揮著揮著,怎么還砸自己腳趾頭上了?
咱們換個地圖看這波博弈,印度掉頭向東找金磚兄弟碰杯的動作才叫精彩。
巴西峰會上莫迪端著甘蔗酒跟巴基斯坦碰杯的畫面,比任何貿易協議都刺激。
現在新德里既要拿俄羅斯的便宜石油,又要蹭中國的產業鏈,還不忘跟南非倒騰數字貨幣結算。
這通左右勾拳打下來,美國的印太戰略快被整成太平洋失蹤計劃了。
但咱也得說句實在話,三哥這招騎墻術耍得再溜,自個兒家的工業化卡脖子難題可不會自動消失。
說穿了,這場關稅戰就是新秩序催生的陣痛。
當印度都敢對美國農業稅拍桌子,說明單極霸權這鍋老湯該換底料了。
不過這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新興力量崛起不代表舊秩序崩盤,更像是大賣場改成了自助超市——您想要自由貿易區還是關稅聯盟,掃碼自助結賬各取所需。
中國這些年頂著關稅炮彈練就的金鐘罩,倒是給第三世界國家打了個樣:核心技術攥手里,談判桌上才有掀桌的底氣。
看明白這波關稅過招,就能摸清未來二十年的國際走勢。
這不是簡單的印美掐架,而是全球力量在關稅這張試紙上顯影。
那些舉著"美國優先"大旗的艦隊,是時候看清后視鏡里追上來的金磚艦隊了。
當莫迪在金磚峰會上喊出"去美元化"的時候,其實給所有被關稅大棒敲打的國家遞了把改錐——是繼續當砧板上的魚肉,還是自己上桌分牛排,這選擇可比關稅加減法簡單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