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青海的時候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里住了一晚,這里不僅是青海省最重要的糧食、蔬菜、瓜果主產區之一,還享有著“瓜果之鄉”的美譽。不過可能是受當地少數民族聚居的大環境影響,無論逛街還是住店吃飯,剛開始總感覺跟平時的習慣有點格格不入,這種陌生感和距離感,甚至超越了新疆西藏的一些邊陲城鎮。
刻意在購物補給后沿著縣城里還算熱鬧的商業街和社區走了一圈,通過三四公里的跟沿街商鋪店員老板的短暫交流,稍作觀察和思考過后,推測民和縣的對外交流其實很有限,大部分外地人“到此一游”都是因為出差路過,并不會在這里久留,所以在跟游客溝通的時候,才會顯得邊界感十足,哪怕是做生意。
民和縣其實也有不少歷史人文古跡,比如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七里花海景區、七里寺、牡丹產業文化博覽園、禹王峽等等,可惜在國內似乎都沒什么影響力,而我也是在網上搜索才得到的這些景點信息。當然,這種情況也有個好處,就是不會滋生出太多的商業化,能感受本地比較純粹的煙火氣。
受季節影響,九月初的民和街頭,水果貌似以以蘋果桔子居多。聽攤主說這些外觀造型有點獨特的蘋果都是本地產的,出于好奇,就以十塊三斤的價格每種撿了幾個,但是說實話,它們的皮都較厚,果肉倒是酸酸甜甜的,有可能是因為我之前在阿克蘇把口味學“刁”了?反正覺得不太好吃。
讓我深感意外的是無論沿街商鋪還是攤販,數量最多的竟然都是現剝新鮮核桃。有的因為生意太好,一邊剝一邊賣實在是來不及,于是往往會圍起一堆人等候,場面頗為熱鬧。
有趣的是無論人多還是人少,一問價格都是10元一斤,感覺比我網購的還要貴。不禁有點疑惑了,怎么原產地的核桃反而售價更高呢?尤其以個人經驗,新鮮的核桃仁淡而無味,口感跟新鮮的菱角差不多,實在稱不上是美食啊?
印象更深刻的是民和縣的月餅,不僅“膚白貌美”,還胖墩墩滴十分富態,但如果用真實的第一眼印象來形容,那就是——好大的包子呀!問了問價格,小的只要10元,大的25,而里面餡料大致相同,主要以果仁花生碎和糖(沒聽清,都怪他們普通話不標準!)為主。可惜一看這些月餅的“個頭”,瞬間把我那本來正準備噴薄而出的食欲給壓了回去。
隨緣吃了碗肥腸刀削面,味道還真不賴,不愧是當地的二十年老店哦。
圖文原創: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回賓館前看到路邊有家青稞酒專賣點,就進去打了一斤中檔的,說實話,主要是因為前段時間又在路上淋了不少雨,自己感覺需要用白酒來除除身上上濕氣寒氣,并沒什么科學道理,只是出于本能。還別說,夜宵烤串搭配著二兩下肚,睡眠真香,所以這天休息得特別好。
只在民和縣呆了一天,以上所有的感悟只代表個人,若有當地人覺得不適,敬請忽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