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溯溪正流行。原本是一項專業戶外探險運動,被普通市民玩成了休閑娛樂項目。上海市民張女士周末剛去安吉溯溪,淌水的同時,還能在溪流上喝茶、吃飯、打牌,有點類似日本川床料理的感覺。而在魔都,不少公園、景區都有溪流、巖石景觀,個別水淺的景觀被市民“發揮”,自行開發成了玩水項目,冠以“溯溪”之名。不過,也有一些是園方允許的玩水區域,比如世博文化公園溫室里的“熱帶雨林”版溯溪、大寧公園里的plus版“溯溪”白沙灘等。公園濕地景觀版“溯溪”,游客自己玩出來的花樣
溯溪是一項結合登山、游泳、攀巖、跳水、繩索操作等技能的綜合性戶外探險活動,指參與者沿著溪流的下游向上游行進,克服地形障礙,如瀑布、深潭、巨石、峽谷等,探索自然環境并完成指定路線或目標的過程。
不過,到了普通市民手里,這項原本專業的戶外運動,有了休閑版。社交平臺上,“溯溪”也成為熱門詞匯。最近,在江浙一帶的山澗,不少上海市民紛紛跑去溯溪。“這是安吉的一處山澗溪流,可以在里面玩水,也可以吃飯、喝茶、打牌聊天,經營者直接把桌椅、涼傘擺到了溪流之上。”上海市民張女士在社交平臺曬出了周末的一段溯溪視頻,給人感覺清涼愜意,讓人想到日本夏季的川床料理、流水面。
上海市民張女士在安吉參加的溯溪,第一張是燒烤,第二張為喝咖啡吃漢堡
在魔都,個別公園最近也被冠名“溯溪”勝地,在社交平臺有圖有攻略,可謂都市版溯溪。
森林公園的一片樹林下,有流水、有大小不等的巖石,風景十分不錯。巖石流水間,小朋友們在噴水槍、打水仗,有些大人也加入其中,不亦樂乎。社交平臺上,還有森林公園溯溪攻略,告訴你早上9點之前到,好停車,氣溫也低,進門直走右手邊就到,就是有可能當天公園不放水,就不能玩水,有點運氣成分。
雙子山除了夜爬之外,也有了溯溪玩法,吸引不少親子家庭。小水槍、小水桶、洞洞鞋……不少家長和小朋友有備而來。而且,攻略有說,這個區域在雙子山登頂預約查驗口之外,無需預約就可以玩水。
不過,記者從公園方面了解到,無論是森林公園的林下溯溪,還是雙子山的山上溯溪都不是園方允許的,而是市民自行開發出來的玩法。原本,這些都是公園營造的濕地景觀,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水質也是從景觀水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噴在身上玩水的水。現場,也會有保安提醒勸阻。
除了上述兩座公園,還有不少公園也有類似景觀,呈現的是江南流水潺潺、濕地的景觀,市民游客切不可輕易下水游玩。
雙子山及森林公園的下水游玩,其實是不允許的。“熱帶雨林”版溯溪,不看溫室只為玩水而來
溫室花園里也能玩水?沒錯!在世博文化公園溫室花園3號館,有一處淺灘允許小朋友玩水,要求身高1.4米以下,成人不可以下水。
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小朋友在水中踩水、噴水槍,玩得超級開心,一些大人幾次呼喚小朋友上岸回家,小朋友只當沒聽見。有些小男孩玩得嗨了,干脆脫了上衣赤膊上陣,坐著或者半躺在水中。這處淺淺的水池在蘭花花柱包圍之中,仿佛熱帶雨林中的溪流。與雙子山版的戶外溯溪相比,溫室花園的溯溪顯然更加涼爽愜意,空調吹出陣陣涼風,沒有太陽炙烤,孩子在玩水,家長們在一旁的長椅上排排坐,刷刷手機,不時抬頭看一眼孩子,簡直是避暑遛娃小天堂。
記者發現,不少家長都帶著毛巾、干衣服、水槍等前來,顯然就是來玩水的,至于欣賞溫室植物,則是次要的。也有一些小朋友原本是來參觀溫室的,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水,不由地加入其中。這些小朋友的家長就會無時不刻叮囑:千萬別把衣服弄得濕噠噠,走一走就好,沒有帶換洗衣服。
沙灘Plus版溯溪,夏季傍晚人氣旺
多年來,大寧公園的白沙灘深受親子家庭歡迎,可謂久負盛名。如果說,白沙灘臨水一側的淺淺水灘是小溪流的話,那延伸出去的白沙灘就是Plus版溯溪。
下午4點以后,白沙灘的孩子們漸漸多起來。叮當由奶奶帶著來玩水、玩沙子,塑料小桶、小鐵鍬、小水槍……玩水、玩沙神器都帶上了。“我們就住在附近,夏天白天太熱,下午4點以后慢慢就涼快了,所以帶孩子來玩一會,孩子也很喜歡這里,一個星期要來好幾次。”奶奶告訴記者。另一名3歲女孩則是媽媽帶著來玩水,“我們也住在附近,是白沙灘的忠實粉絲。夏天孩子就喜歡玩水。”媽媽告訴記者。
下午4點半,記者數了數,白沙灘上有四五十名游客。岸邊的陰涼樹蔭下,一些大人鋪開野餐墊,在野餐。
“現在是夏季,天氣炎熱,白沙灘上午來玩的孩子比較少,而且八九點以后,越玩越熱,下午4點以后,人會多起來,越玩越涼快,特別這幾天風比較大,更加涼快一些。”公園管理人員介紹。
這名工作人員強調,白沙灘玩水一定要在安全線內,不得越過安全圍欄進入水域游泳。
休閑版溯溪也需注意安全
相關資料顯示,溯溪運動原是歐洲阿爾卑斯的一種登山方式,后來演變為相對獨立的戶外運動。上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日本,各種團體組織眾多,因腳踏草鞋而多名曰“XX草鞋會”。
在溯溪過程中,溯行者須借助一定的裝備,具備一定的技術,去克服諸如急流險灘、深潭飛瀑等許多艱難險阻,充滿了挑戰性。
現代休閑版的溯溪雖然沒有戶外探險那樣充滿不確定性,以吃喝玩樂為主,但是也需要注意安全。相關公園就提醒市民游客,如果是公園人工打造的濕地景觀,不建議市民自行下水游玩。張女士在浙江溪流中還發現了一條蛇,雖然后經專業人士鑒定為無毒的赤鏈華游蛇,但在當時不知情的情況下,仍需保持警惕。
記者還發現,由于夏季溯溪的流行,溯溪鞋、防水背包、防水手機袋等溯溪裝備賣得火熱。社交平臺上,更是能找到不少溯溪攻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