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一】近幾個月,一直有消息傳出稱,中國打算與巴西建設一條橫貫南美洲大陸、連接大西洋沿岸和秘魯錢凱港的鐵路,即兩洋鐵路項目。現在該項目迎來了最新進展。據巴西通訊社7月8日報道,巴西與中國7日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準備就此事的可行性展開聯合研究。
香港《南華早報》9日指出,與當前經由巴拿馬運河向亞洲運輸貨物的航線相比,這條鐵路一旦建成,預計最多可以節省12天左右的貨運時間。
巴西通訊社報道稱,該諒解備忘錄由巴西交通部下屬的Infra S.A公司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將基于兩大點對巴西的鐵路網絡進行深入研究——巴西包括鐵路、公路、水路、港口和機場在內的多式聯運體系以及該國現有的項目。
當地時間7月7日,中國、巴西簽署兩洋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巴西通訊社
兩洋鐵路將整合巴西的“東西一體化鐵路”(FIOL)、“中西部一體化鐵路(FICO)”和“南北鐵路”(FNS)。《南華早報》稱,根據初步設想,這條鐵路全長約4500公里,從巴西東部巴伊亞州的伊列烏斯,經西北部阿克里州首府里奧布蘭科,穿過安第斯山脈,抵達錢凱港。
據估算,這一項目的成本可能超過700億美元,但一旦建成,預計可以將巴西貨物運往亞洲的時間最長縮短12天。
在簽署這一諒解備忘錄之前,中國與巴西、秘魯等國家就該鐵路項目進行了數年的磋商。早在2014年,中國就與這兩個南美國家一起規劃了一條由巴西東南部的里約熱內盧州向西延伸,橫跨南美大陸,抵達秘魯卡亞俄港的鐵路項目,但由于技術、經濟、政治等因素,這一項目被擱置。
隨著2023年盧拉重掌巴西政權,兩洋鐵路項目出現轉機。盧拉政府高度重視南美區域一體化進程,認為該項目對打通通往太平洋的通道、深化與亞洲的經貿關系以促進農產品和礦產出口至關重要。
兩洋鐵路路線規劃圖巴西媒體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濫施關稅,施壓企業不要使用中企建設的港口的當下,兩洋鐵路顯得更加重要。美國官員認為,中國建設的港口、鐵路等運輸方式,有助于其將貨物轉運他國以規避美國的高額關稅。
《南華早報》分析稱,對于中國而言,兩洋鐵路也被視作釋放錢凱港潛力的關鍵。錢凱港位于秘魯首都以北約80公里的錢凱,去年11月正式開港。錢凱港開始運營后,預計從南美洲出口至亞洲市場的貨物運輸時間將從35天縮短至25天,直航時間大幅縮短,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但如果能直接與巴西連接,錢凱港的區域樞紐地位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今年4月,一個由技術人員和官員組成的中國代表團曾赴巴西考察,討論實現巴西和南美一體化的重大基礎設施計劃,特別是鐵路項目。
5月,中國國家鐵路局代表團訪問巴西、秘魯等國,與巴西交通部長、秘魯經濟和財政部長、交通和通信部長舉行會談,重點探討了兩洋鐵路項目,雙方圍繞鐵路、公路及水路網絡展開技術磋商。巴西計劃與預算部長西蒙妮·特貝特(Simone Tebet)5月9日對巴西媒體透露,中國對幫助巴西建設鐵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秘魯方面也展現出積極的姿態。5月底,秘魯發聲明稱,他們將與中國和巴西舉行高級別會談,愿意共同出資建設兩洋鐵路,加快該項目的實施。
不過,兩洋鐵路項目的推進在技術、成本和環保方面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路線需要穿越環境保護區、原住民領地等問題。
但盡管如此,中巴雙方仍對該項目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合作是智慧與互信的結晶,將為兩國交通發展注入新活力”。
巴西政府也回應稱,該項目一旦建成,將推動區域一體化和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巴西已準備好引領物流領域基礎設施的新時代,這種領導力將以責任感、高質量工程、穩固的伙伴關系和面向未來的鐵路網絡為支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