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堅持以人才引領發展、以服務優化環境,通過“政策+產業+服務”賦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人才新政2.0版”的深入實施下,伊金霍洛旗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和營商環境高地。
政策賦能,構建人才集聚“強磁場”
伊金霍洛旗將人才科創政策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創新人才生態的先手棋,構建起“1+1+N”政策支撐體系,以黨管人才為統領,印發《伊金霍洛旗人才發展規劃》,迭代推出伊旗“人才新政2.0版”,圍繞人才“引育用留”制定30條差異化扶持措施,配套制定學歷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生活補貼、大學生實習實踐等N項配套實施細則。針對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出臺專項人才政策,對于取得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最高可申請2000元一次性技能提升補貼。對于產業人才子女就學、配偶安置、戶籍社保等待遇均有政策保障。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支持大學生、退役軍人等重點就業群體來伊金霍洛旗創新創業,個人最高可貸3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可貸400萬元,2025年發放貸款2837萬元。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給予1-5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除此之外,按人才層級提供5-40萬元購房補貼、100㎡人才限價住房申請權或1-5萬元招才引智補貼。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空港人才公寓3000余套,建成后即可實現高層次人才“拎包入住”,構建從安家到發展的全周期支持服務鏈條。2024年以來,僅隆基、華景、遠景三家企業就招聘到崗1.2萬余人,兌現安家補貼197人1955萬元、生活補貼173人182萬元,人才歸屬感持續提升。
產才融合,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伊金霍洛旗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理念,推動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營商環境注入持久活力。圍繞“風光氫儲車”等十二大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常態化開展“招賢助企”直播招聘,組織開展“智匯北疆 才聚綠城”系列引才活動94場次,為200余家企業發布崗位1300個,直播間流量突破19萬人次,為求職者與用人單位搭建雙向選擇橋梁。校地合作培育人才,與清華、中科院、上海交大等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擇優選聘校園引才大使,推動西安科技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等高校在隆基、遠景建立實訓基地,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
優化服務,營造近悅遠來的暖生態
伊金霍洛旗連續四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通過打造全鏈條服務生態,讓企業及人才在良好的人才生態和營商環境中堅定發展信心、放心大膽投資。數字化服務提效,加快實施人才服務卡,上線“智慧人社人才服務大廳”,將開通醫療生育、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綠色通道,政策申報從“線下跑”變“指尖辦”,審批周期將縮短50%,讓人才安心就業創業。開展“法治服務進企業”宣傳活動12場次,為民營企業進行“法治體檢”9次,成立民營企業維權檢察聯絡室和商會調解委員會,為企業化解糾紛,維護合法權益。打造“一刻鐘公共就業服務圈”,建設“暖城驛站”47個,改造提升零工之家、司機之家,累計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3500余人次。圍繞生育、托育、就業、養老等做好一攬子“同城”服務,讓各類人才來了就是伊旗人。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隨著“人才新政2.0版”的落地實施和營商環境的系統性提升,伊金霍洛旗正以“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新標桿,讓每一位創業者、企業家都能輕裝上陣、施展才能。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北疆熱土上,產業與人才相互成就、企業與城市共同成長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李慧敏、喬海燕)
來源:鄂爾多斯市經濟合作服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