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美國多家媒體8日報道,五角大樓本月1日宣布暫停對烏克蘭部分軍援前,沒有通知白宮,這不僅令烏克蘭、歐洲盟友、美國國務院感到意外,就連總統特朗普本人都不知情。
事后,白宮官員決定為國防部“打掩護”,掩蓋政府內部決策協調混亂的尷尬。但特朗普本人并沒有消氣,私下對國防部官員表達不滿。
但是,特朗普上周剛給普京打了第6次電話,昨天又說給烏克蘭3套愛國者,今天赫格塞思就說不援助了,怎么看都像是演雙簧啊,要知道赫格塞思在國會等場合可是對老板維護的挺緊的!
但是赫格塞思這樣做合不合法確實值得商榷,歷史上的先例也是赫格塞思自己創造的,也就是赫格塞思的行為并非首次。不過,很多歷史第一次都是出自特朗普政府,或許這就是他們想要做的極限測試之一!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法》和《戈德華特 — 尼科爾斯國防部改組法》,國防部長作為總統的首席國防顧問,負責執行總統的軍事政策,并在指揮鏈中僅次于總統。
理論上,國防部長可在總統授權范圍內調整軍事援助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暫停對烏軍援這類涉及戰略層面的決策,通常需要總統的明確指示。此次事件中,赫格塞思的行動顯然突破了這一常規流程,不僅白宮、國會和烏克蘭政府均未提前獲知消息,甚至連總統特朗普也是通過媒體才得知此事。
不過那又如何!CNN 和 NBC 報道顯示,他在 2025 年 2 月、5 月曾兩次未經協調單方面暫停對烏軍援,且均在數日內被撤銷。這反映出國防部內部可能存在決策程序失控的問題,正如 CNN 分析,赫格塞思身邊缺乏幕僚長或資深顧問,導致其決策缺乏必要的制衡,但我本人更相信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懂王其實都知道,但他都當不知道,從而轉移矛盾!
而特朗普每次的處理方式也很奇特,一方面,他在 7 月 8 日內閣會議上明確否認授權暫停軍援,稱 “美國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防御性武器”,并要求國防部重啟部分裝備交付(如 “愛國者” 導彈);
另一方面,白宮新聞秘書卻聲稱 “總統對國防部長完全信任”,試圖以統一口徑掩蓋內部的沖突。這種公開表態與私下操作的差異,凸顯了特朗普政府在對烏政策上的微妙立場。
從政治邏輯看,特朗普似乎這樣做也有道理,他要顧及的東西挺多:
其一,若公開譴責赫格塞思,可能暴露政府內部的決策混亂,削弱其 “強勢領導人” 形象;
其二,暫停軍援雖引發烏克蘭不滿,但符合特朗普一貫的 “美國優先” 理念 ,他多次強調需優先保障美軍庫存,并批評拜登時期過度消耗美國資源;
其三,赫格塞思作為特朗普親自任命的國防部長,其去留直接關系到總統權威。目前,特朗普選擇暫時 “打掩護”,要求國防部向國會解釋,但同時又通過媒體釋放不滿信號,這種策略旨在平衡國內外政治壓力。相同的策略,我們在伊朗以色列問題,俄羅斯烏克蘭問題,甚至貿易關稅戰中我們都看到過,一會相信和愛,一會批評和不滿!
至于所謂的違法,根據美國《對外援助法》,重大軍事援助需經國會授權或撥款。赫格塞斯以 “庫存短缺” 為由暫停軍援,但國會此前并未收到相關預警,且五角大樓內部評估顯示庫存尚未低于戰備底線。這一理由的牽強性引發質疑,甚至被媒體視為 “掩蓋決策混亂的托詞”。
此外,據美國媒體報道,國防部的行動可能違反《戰爭權力法案》關于總統需及時向國會通報軍事行動的規定。盡管白宮試圖以 “審查美國利益” 為由合理化暫停決定,但未經國會協商的做法已引發立法機構的不滿。若國會啟動調查,可能進一步加劇行政與立法部門的沖突。
總之,在法律問題上不要擔心特朗普的團隊,這個團隊太懂美國法律了,沒輸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