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于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院士團隊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注意到相關截圖,內容并非倪四道院士發布,目前團隊已經報警。
由于倪四道身份特殊,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那么以其名義發布的“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因為有身份背書,顯然就有可信度。但這一網傳信息并不是倪四道本人或者其團隊所發布,屬于典型的網絡謠言。
互聯網時代,各種謠言像插上翅膀一樣防不勝防。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公安機關全年偵辦網絡謠言案件4.2萬余起,查處造謠傳謠違法犯罪人員4.7萬余人,關停違法違規賬號33萬余個,清理網絡謠言信息252萬余條。盡管打擊造謠傳謠持續發力,但網絡謠言仍“前赴后繼”成為一大頑疾。
從我國法律規定來看,謠言根據情節分為一般和嚴重兩類,一般謠言涉嫌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而情節嚴重的謠言則涉嫌違反《刑法》構成犯罪。那么,有人假冒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是一般謠言還是情節嚴重的謠言?要我來說,這不是一般造謠,而是造謠中最為惡劣的行為之一。
原因在于兩點,一方面,假冒院士之名義造謠,不但侵害了倪四道本人的名譽權,而且還損害了院士形象。眾所周知,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在學術界和公眾心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份量。當有人假冒院士之名預測大地震,容易對不明真相的人產生誤導,地震不發生就會影響院士形象。
另一方面,地震屬于險情災情,“8級以上大地震”屬于特大地震,這種謠言豈能隨便編造、發布和傳播?“8級以上大地震”的破壞力有多大,可以從震級為8.0級的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損失大概看出來。也就是說,造謠“8級以上大地震”,很容易對社會面造成恐慌和混亂,這遠比一般謠言的危害顯然要大。
因此,對這一謠言除了要及時辟謠,更要依法打擊。究竟是誰在造謠,這是必須追查的問題。在“后臺實名”的今天,應該說任何人造這種謠言都不難追查。倪四道院士團隊已經報警,期待相關地方公安部門迅速破案,公布調查結果比簡單辟謠更有說服力。對于這種編造發布恐慌信息的行為,應依法追究刑責。
同時,對首發、轉發這一謠言的相關網絡平臺,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嚴肅約談甚至開出罰單。因為平臺沒有盡到審核把關的責任,致使這種缺乏科學依據的謠言在網上傳播,對倪四道本人名譽、對院士形象造成傷害,尤其是對社會造成的“殺傷力”不容小覷。若不嚴肅處置平臺,平臺就會淪為謠言滋生的土壤。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刑法》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既然法律武庫有利劍,該對這種謠言嚴肅“亮劍”。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