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司馬昭派鎮西將軍鐘會、征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三路大軍伐蜀,鐘會率主力十余萬大軍,在劍閣將蜀漢姜維主力緊緊纏住,使得姜維無法分身。
這時,鄧艾趁機率偏師偷渡陰平,攻下江油和綿竹,逼近成都,后主劉禪恐懼,放棄抵抗,出城向鄧艾投降,蜀漢滅亡。
鄧艾奪得滅蜀第一大功,成為滅蜀第一功臣,這讓主帥鐘會非常不滿,作為伐蜀主力,沒有最先拿下成都,倒是偏師完成了滅國之功,鐘會心中自然不服。
此時,另一路大軍主將諸葛緒已經被鐘會扳倒了,鐘會以諸葛緒畏縮不進為由,將諸葛緒打入檻車,押送洛陽,鐘會趁機收編了諸葛緒的軍隊。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會與緒軍向劍閣,會欲專軍勢,密白緒畏懦不進,檻車徵還。軍悉屬會。
鄧艾在成都,自恃功高,得意洋洋,本來鐘會就不服他,看他不順眼,此時,鄧艾又在成都,擅自以天子的名義,封劉禪為驃騎將軍,并依次任命蜀漢舊臣,這讓鐘會找到了借口,鐘會聯合監軍衛瓘和胡烈等人,上書司馬昭,誣告鄧艾有反心。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會內有異志,因鄧艾承制專事,密白艾有反狀。
司馬昭派監軍衛瓘告誡鄧艾,凡事不應該擅自做主,要先上報。可是,鄧艾昏招頻出,他不但沒聽,居然還頂撞司馬昭,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對國家有利的事情,就是自專,也是可以的。
司馬昭大怒,立即下令,抓捕鄧艾。
就這樣,鐘會派監軍衛瓘,帶著詔書和司馬昭的手令,抓捕了鄧艾,打入檻車,押送洛陽。
鄧艾被抓后,鐘會收編了鄧艾的部隊,一家獨大,手握二三十萬大軍,沒有了對手,野心開始膨脹。
鐘會以郭太后臨終有遺詔為由,決定起兵,并強迫魏軍將領簽字,和他一起討伐司馬昭,進而奪取天下。
鐘會甚至把退路都想好了,即使不成功,也可以割據益州,當第二個劉備。
但可惜的是,鐘會起兵,無人響應,而且魏軍嘩變了,胡烈的兒子胡淵率軍殺死了鐘會和姜維。
鐘會死時,年僅四十歲。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姜維率會左右戰,手殺五六人,眾既格斬維,爭赴殺會。會時年四十,將士死者數百人。
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鐘會雖然已經四十歲了,但他還沒結婚,也沒兒子,只是收養了哥哥鐘毓的兩個兒子鐘邕和鐘毅為養子。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會兄子邕,隨會與俱死,會所養兄子毅及峻、辿。等下獄,當伏誅。
但養子畢竟是養子,又不是親兒子,鐘會即使造反成功,將來也是讓養子繼承,這是何苦呢?
以鐘會此時的身份和地位,他已經被封為司徒,位列三公,這夠榮耀的了,根本沒有必要造反的。
但是,鐘會沒有兒子,他為什么還要造反呢?真的值得嗎?
這說明鐘會太喜歡權術了,不甘人下。鐘會哥哥鐘毓就曾提醒司馬昭,說鐘會挾術難保,不可專任。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毓曾密啟司馬文王,言會挾術難保,不可專任,故宥峻等云。
這就是說,鐘會的野心很大,他的欲望是不會滿足的。
當然,還有一點,鐘會獨得滅蜀大功,已經功高震主了,歷史上,凡是功高震主的,幾乎都沒有好下場,比如,韓信和周亞夫等人。
鐘會功高震主,他知道,即使他回洛陽了,也沒有好下場,司馬昭為人狠毒,不會善待他,干脆反了,放手一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可惜,鐘會判斷錯誤,那些魏軍將士們,都想趕快回到魏國等候賞賜,根本不想再為他賣命。
鐘會一念之差,身敗名裂,一無所有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