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朱元璋,這兩位皇帝在歷史上都有著很高的評價,毛主席曾經稱贊劉邦,說他是封建皇帝中最厲害的一個,同時他也贊揚過朱元璋,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并且這兩位帝王也有著很高的相似度,兩人同為開國皇帝,同是底層出身,然而兩人在對待自己手下的宰輔之臣的時候,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方罰,劉邦的宰相蕭何善終,而同樣身為宰相的李善長卻被朱元璋處死了。
其實,這還真怨不得朱元璋,李善長的死全拜千年前的一個人所賜。
洛水之誓的“魔咒”
蕭何能在劉邦手下善終,其實并不是因為劉邦對他非常信任,而是因為蕭何非常懂得以退為進,當自己受到了劉邦猜忌之后,蕭何立刻選擇自毀名節以圖自保,于是劉邦才看到了蕭何沒有野心,就此放過了他,而蕭何也得以善終。
不過,這樣的好運恐怕只有蕭何有了,因為后世的皇帝們通過吸取前朝的教訓,認識了一個叫做司馬懿的人。自那以后,但凡被人們稱作像司馬懿的大臣,就幾乎陷入了“必殺之局”,不僅如此,如果此人要是和司馬懿高度重合,那么也會讓帝王非常忌憚。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司馬懿這個亂世奸雄了,也許很多人有著這樣的疑惑,司馬懿的能力那么強,而且在朝中的威望也那么高,魏明帝曹叡為什么沒有在臨死前除掉司馬懿呢?而是把他留了下來,最終導致高平陵之變,司馬家掌控權力,大肆屠戮曹魏宗室最終導致司馬家篡國。
其實,這還真的怨不了曹叡,因為在他的眼中,司馬懿當時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臣之心,而且當時的司馬懿年齡已經很大了,簡直就是“三朝開濟老臣心”妥妥的一個“大忠臣”啊。
不僅如此,歷史上的這些老臣,例如伊尹、姜子牙、周公旦還有當時蜀國的諸葛亮,不都是忠心耿耿,輔佐君主治理國家的能臣,其下限頂多就是個霍光啊。所以魏明帝曹叡是絕對不會想到,這個已經七十多歲的“大忠臣”居然會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指洛水為誓,然而卻直接變卦,屠戮曹魏宗室使得司馬家掌控了曹魏國家最高權力。這種操作可以說是刷新了歷代權臣的下限,自那以后,所有的皇帝都非常害怕朝中出現像司馬懿那樣的大臣,以至于只要有人說他像司馬懿,那就是必死之局。
這絕非戲言,南朝宋時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將領叫做檀道濟,此人不僅能征善戰,而且還是劉宋的開國元勛,對劉宋皇室忠心耿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著名的將領,功勛卓著的開國老臣最終是怎么死的呢?是因為,有人說他像司馬懿。
史料中記載的原話是這樣的:
“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時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馬仲達也?’。”
于是聽到這句話的劉宋皇帝劉義隆就害怕了,很快檀道濟就含冤而死,而這件事情也留下了一個叫做“自毀長城”的成語典故。
這就是司馬懿的“含金量”,如果說只有檀道濟是這樣死的,那就有點“孤證不立”的嫌疑了,可是因為像司馬懿而死的權臣,可不止檀道濟一個。
唐朝著名的大臣長孫無忌,也是因為被人誣陷向司馬懿而死的。當時,唐高宗李治想要遏制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于是就讓武則天出面除掉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結果呢,很快就有人開始說長孫無忌像司馬懿了。
武則天為了除掉長孫無忌,于是密令許敬宗上奏,說長孫無忌就是當代的奸雄,長孫無忌就是當代的司馬懿。許敬宗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無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馬懿之流也。”
于是乎梅開二度,長孫無忌也因為被誣陷向司馬懿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所以,司馬懿的洛水之誓可以說直接將權臣們能走的路都給徹底的封死了。并且,后來的李唐重臣李昭德和武三思,也是這樣死的,不過歷史上卻并沒有人說李善長是司馬懿,他為什么被殺了呢?那是因為他和司馬懿真的太像了。
李善長之死
其實,朱元璋一開始并沒有想著要殺掉李善長,畢竟當時自己正值壯年,而李善長在洪武四年的時候就已經因病辭官回鄉了,當時朱元璋對李善長可以說是非常關心的,直接賞賜了他大量的土地,還有仆人讓他安心養病。
結果呢,到了洪武五年的時候,李善長病好了,又能夠回到朝廷當差了,后來朱元璋還把臨安公主下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李祺。直接讓李家多了一層皇親國戚的身份,本就是開國公爵之一的李善長,又多了一層這樣的身份,可以說是尊貴無比了。
而且,就連后續發生的胡惟庸案,朱元璋也并沒有為難李善長,而且當有人告發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是胡惟庸的黨羽之時,朱元璋也沒有殺掉李存義,而是直接赦免了他們一家的死罪。可以說,朱元璋對李善長一家絕對是仁至義盡了。
然而,李善長卻一直身體硬朗,好好的活著,并且由于他有著在開國勛貴中僅次于朱元璋的威望,即使是辭官回鄉,在朝中也有著不小的勢力,而且李善長都已經70多歲了,居然還能納妾,這就讓朱元璋非常擔心了。
李善長在他的眼中來看,真的是越看越像司馬懿。畢竟當時的司馬懿在魏明帝曹叡的眼中,也是一個非常忠厚的“大忠臣”啊,怎么也不會想到他會謀反。而且隨著朱元璋年齡越來越大,他對李善長也越來越不放心,所以他就干脆除掉這個潛在的隱患,選擇殺掉李善長。
要知道,李善長的死的時候已經77了,那還是他的下限,而朱元璋的上限才是71。這對于朱元璋來說,與其賭一把李善長是姜子牙,諸葛亮,還不如直接殺掉,免得他成為第二個司馬懿。
信源:
(南朝梁)沈約撰. 宋書
張廷玉. 《明史》卷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