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魏國伐蜀時,鄧艾和諸葛緒各帶了三萬人,鐘會作為主力,帶了十余萬人。這是司馬昭的安排,但沒想到,最后鄧艾這三萬人,立下了頭功,滅亡了蜀漢。
鄧艾滅蜀后,他本來是功臣,但是,沒想到,他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被司馬昭下令抓捕,然后,被衛瓘派人殺死了。
鄧艾立下那么大的功勞,為何會被殺呢?他被抓時,手里還有戰斗力很強的軍隊,為何輕易被抓?他沒反抗?沒防備嗎?
看看鄧艾在滅亡蜀漢后,在成都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他為何沒防備被抓了。
鄧艾滅蜀后,在成都主要做了五件事,而且,這五件事讓他都很忙,導致他沒心思防備,也沒時間防備,最后被抓,遭到殺害。
第一件事,鄧艾接受劉禪投降后,為了穩定當時的局勢,以天子的名義封賞蜀漢君臣。
鄧艾封劉禪為驃騎將軍,太子奉車、諸王駙馬為都尉。蜀漢舊臣也依次按官職大小,封魏國官職。同時,還任命師纂為益州刺史,任命隴西太守牽弘等管理蜀中諸郡。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輒依鄧禹故事,承制拜禪行驃騎將軍,太子奉車、諸王駙馬都尉。蜀群司各隨高下拜為王官,或領艾官屬。以師纂領益州刺史,隴西太守牽弘等領蜀中諸郡。
鄧艾為了穩定成都局勢,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忙的,這一套操作下來,需要不少時間去執行。
第二件事,鄧艾為了顯擺自己,下令筑京觀,彰顯戰功。
鄧艾下令,把戰死的魏國士兵和蜀漢的士兵都堆放到一起,修筑高臺,以彰顯自己的戰功有多大。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使于綿竹筑臺以為京觀,用彰戰功。士卒死事者,皆與蜀兵同共埋葬。
修筑京觀,需要大量人力,需要大量時間,需要派人監管,鄧艾肯定很忙。
其實,鄧艾這完全是為了顯擺自己,同時,也是為了震懾蜀人。
第三件事,鄧艾對蜀中士大夫夸耀自己。
鄧艾滅蜀后,立下蓋世奇功,他開始飄了,見到蜀中士大夫,他說,你們這些人,幸虧遇到了我,要是遇到吳漢那樣的家伙,你們早都死光了。
鄧艾還說,姜維是個英雄,可惜他遇到了我,我就是他的克星。
很多人聽了,都笑話鄧艾。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又曰:“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有識者笑之。
鄧艾到處夸口,遇人就說,哪有時間去想自己的事,根本沒時間考慮自己,怎么會防備呢?
第四件事,鄧艾給司馬昭上書,建議趁勢滅吳,還建議把劉禪留在成都,不遷往洛陽,并封劉禪為扶風王,給東吳做樣子。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艾言司馬文王曰:“兵有先聲而后實者,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席卷之時也。然大舉之后,將士疲勞,不可便用,且徐緩之;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并作舟船,豫順流之事,然后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
鄧艾給司馬昭上書,規劃滅吳計劃,其實,這不是他該考慮的事情,老板還沒發話呢,你做下屬的,瞎咋呼什么?
鄧艾偏不,就是要和司馬昭說,并且,不停地給司馬昭指出,這要做,那也要做。
司馬昭煩死了,這家伙真把自己當根蔥了,豬鼻子插大蔥,裝什么大象?我是老板,還沒規劃呢,要你指揮?
但是,鄧艾就是不聽,還在那不停地說,他哪里有時間想自己的事情呢?
第五件事,面對司馬昭的警告,鄧艾不知收斂,上書反駁。
司馬昭見鄧艾越俎代庖,越來越不像話,于是,派監軍衛瓘警告鄧艾,凡事要先報告,不能擅自作主。
而鄧艾面對司馬昭的警告,毫不在乎,當即頂撞,反駁司馬昭,說什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對國家有利,我就自專。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專之可也。
看到鄧艾如此固執,頑固不化,這可把司馬昭氣壞了,于是,下令抓捕鄧艾。
就這樣,監軍衛瓘帶著詔書和司馬昭的手令,抓捕了鄧艾父子,押送洛陽。
鄧艾一直都在忙別的事情,唯獨沒有忙他自己的事情,他根本沒時間考慮自己的事情,所以,面對抓捕,鄧艾沒有任何防備,只能束手就擒,最后被殺。
鄧艾被抓時,他手中還有一支戰斗力很強的軍隊,都是精兵強將,身經百戰,偷渡陰平時,那些將士從懸崖峭壁上滾下來不死,還能攻占江油和綿竹,這戰斗力能弱嗎?
但是,鄧艾沒有料到自己會被抓捕,沒防備,所以,他手中的這支軍隊,也沒有被利用起來。
參考資料:《三國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