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今天的文章標題看著可能有點“假大空”,但絕對不是標題黨。我相信,每一個來過這座博物館的游客,都會被震撼到!
這里就是——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
說來也巧,前段時間我剛去參觀了位于商洛商州區的秦嶺博物館,這次就來到了位于榆林佳縣的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
這一山一河,是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兩大文化地標;而這一南一北兩座博物館,也成為我們品讀“中國何以為中國”的重要窗口。
有機會,真心推薦所有人都能來看看。
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算是一座新博物館,它于2023年10月份開業,位于佳縣東方紅文化產業園內。
坦白說來之前,我對這座博物館沒有太大期望。畢竟咱來自博物館之都,高等級的博物館也算是見過不少。但剛走進黃河文化博物館,我們就被序廳墻面上高科技的矩陣藝術裝置給驚艷到了!
隨著“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的歌聲響起,5464塊彩色方塊如同浪潮般翻動,變幻出令人震撼的九曲黃河圖。PS.靜態圖片真的展示不了那種壯觀和大氣。
當時我心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座博物館,真的有兩把刷子!
看完序廳《黃河之水天上來》,跟隨講解員,我們依次參觀了第一展廳《大河湯湯睇四方》、第二展廳《文明曙光耀九州》、第三展廳《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第四展廳《黃河安瀾海晏清》四個主題展,以及《“昂米”就在岸上住》佳縣歷史陳列專題展。
四大主題展,按照從古到今、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濃縮展示了黃河文化的精華。
在這里,我們品讀黃河,也更像是在探尋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尋找“中國何以為中國”的密碼。
整個博物館展陳非常豐富,建議參觀最少預留半天時間。
除了精品文物展品,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是高科技的運用;二是沉浸式布展。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個剛進博物館就讓我們驚艷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大型機械矩陣藝術裝置外,博物館內還有多種高科技互動體驗裝置,比如石峁遺址數字復原、VR體驗與互動游戲等等。
博物館內還設置了很多非常震撼的互動環繞體驗,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逛了博物館,我還學會了一句佳縣方言——“昂米”。
在佳縣方言中,“昂米”就是“我們”的意思。在佳縣文化專題展里,我們看到的是這座黃河岸邊的“石頭城”從古至今的發展歷史。從漢惠帝置縣至今,佳縣已經存在2000多年,它見證了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和睦相處,農業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相互碰撞,黃河文化與黃土文化的互融互通。
從榆林市府谷縣墻頭村入陜,至渭南市潼關縣出陜,黃河流經陜西境內的流域面積約13.33萬平方公里。其中,在佳縣境內的黃河長度占黃河陜西段的10%。
黃河流經佳縣的這一段,也是陜西沿黃公路最美的一段!沿途景點密集,既能看到黃河壯美的自然景觀,也有諸多人文景點值得探秘。
如果有機會來佳縣,記得來這座博物館逛逛吧!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