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察隅專場演出(續篇)
佘忠蘭
今年4月6日上午,林芝工布公園副舞臺,第二十二屆林芝桃花旅游文化節察隅專揚演出,精彩繼續……
節目四《幸福察隅》、《金色的太陽》,男聲獨唱,演唱者普布次仁,身穿白底黑色藍邊藏裝,腳穿黑白主打色花靴子。藏袍前,掛兩串桃紅色圓片狀飾品,隨動擺節奏,閃爍著光芒。藏語演唱,歌聲嘹亮,聲情并茂,陽光灑脫,哄動全場,觀眾觀呼尖叫,掌聲熱烈。
節目五《察隅吉祥寶地》,察隅藝術團表演。一位藏族帥哥先上臺演唱,身穿白底黑色藍邊藏袍,頭戴棕色大檐帽,腳穿黑白主打色花靴子,藏語演唱。一群身著珠紅色艷麗藏裙的察隅姑娘,站舞臺兩邊,候演。一群身穿與主唱同款藏裝的藏族帥哥,手拿樂器,上場,彈唱舞蹈,載歌載舞,歌聲雄渾有力,舞步粗獷美爆。女生熱情奔放地甩著鮮艷紅長袖,翩翩起舞,一邊合唱,一邊歡舞,歌聲高亢亮麗,穿透力強。男生粗獷矯健,激昂瀟灑。男女時而輪番齊唱,時而合唱,歌舞歡騰。
節目六《月亮之上》,向巴群措,女聲藏語獨唱。美麗的藏族姑娘,身穿淺紫藍色連衣襯衣裙,搭配深紫藍色藏袍,藏袍右下方,綴一朵別致的大花。腰間系兩串長長的銀飾品,頸項戴一串珠紅色大項鏈。一對銀子耳環,隨動態表演唱的節奏,一閃一閃,閃爍著銀光。一頭長長的秀發,歌聲甜美,醉人心扉。演唱結束,她向觀眾鞠躬,道一聲扎西緒勒,全場觀眾歡呼喝彩。
節目七《相會》,卓瑪央宗、旺堆彭措、小黑,三位僜人用僜人語言,在舞臺前表演唱,與觀眾零距離。時而坐舞臺前沿,表演唱俏皮,親和力強,熱情可愛,活力四射。觀眾尖叫歡呼,掌聲熱烈,就連一群候臺藏族姑娘演出人員,也情不自禁隨歌舞節奏鼓掌伴奏。演唱完畢,三位牽手向觀眾鞠躬,精艷無比,歡樂喜慶。其中的卓瑪央宗,不僅人美歌美,在生活方面,也很有情趣,人人喜歡。其中的僜人小黑,我認識,歌唱得很棒。
(左一是下察隅僜人小黑)
節目八《弦鼓情》,察隅縣藝術團表演。首先,一位身穿紅黑黃艷麗藏裝的藏族姑娘,手拿一把琴,跑到舞臺中央最前沿。一位身穿白黃黑主打色藏裝的藏族男生,以舞蹈的姿式,緊跟其后,半蹲在舞臺左方。背景音樂鼓聲響起,他邁開舞步,循序漸進。藏族姑娘將那把琴交給那位藏族男生,他領頭拉琴,引領一群身著同款藏裝的康巴藏族男生,紛紛有序上臺,拉琴表演。緊接著,一群藏藏族姑娘從右方舞臺上場,一起舞蹈。前面一排女生,后面一排男生,配合默契,共同演繹。時而隊形變幻,男生上前排,女生退至舞臺兩邊,深情歡舞。女生將男生簇擁在舞臺中央,男生邊舞邊拉琴,隨節奏加快,當聽到一男生吆喝,將節目推至高潮。男聲合唱,亮嗓高歌。又一聲男聲吆喝,女生引吭高歌,一邊合唱,一邊歡舞,熱情似火,激情滿滿。
節目九《生活的期盼》,僜人小黑演唱,身穿僜人服裝,背一個僜人手工編織花包,漢語演唱,凄美動人。這個僜人小黑,在下察隅有演藝中心,我看見過。我有他的抖音,常看他的演出等作品。他常和另一個網紅僜人阿普在下察隅鎮濱河路散歩,拍抖音分享。那條路,恰巧也是我近幾年常散步走過的,多么熟悉親切的地方。
節目十《福壽安康》,次仁江措、鄭安,二位藏族帥哥,身穿藏裝,手拿樂器,弦子演奏,悠揚婉轉,引人入勝。
節目十一《潮涌雄谷》,男女群舞,察隅縣藝術團表演,一群藏族帥哥,身著白底珠紅色藏袍,頭戴棕色大檐帽,腳穿深色靴子,載歌載舞。一群身穿珠紅色底花藏袍的藏族姑娘,上臺一起歌舞,全場藏語演唱。
節目十二《大山人》,次仁桑珠演唱,一位藏族帥哥,身穿漢旅服裝,漢語演唱:”當走出大山深處,古老的家園,走過一道道山梁,淌過一條條河流,觸動著大山人的心靈……啊,我愛你,巴拉革宗,古老的家園,幸福的家園……”唱得動人心弦,感人肺腑。臺下觀眾,情不自禁跟唱,就連臺下的藏家小孩,也欣喜地跟唱歌詞,多么的純真呵。
節目十三尾聲:察隅藝術團次仁桑珠,再唱一首《心醉察隅》,向觀眾親切道一聲生切切,熟悉的”吐切切”(漢語意為謝謝)“舉起銀色的酒杯,夢見春暉遙遠的故里,千山的盡頭在哪里,千山盡頭在藏,看一片雪花純潔如初,像雪蓮綻放德姆拉山,歌聲蕩漾,心中的月亮,走過世界的萬歲千山,醉山明水秀的察隅……嘗一口美酒,一醉方休,像河流訴說康巴豪情,雄鷹留下雪月的榮光,看過人間的萬紫千紅,醉在山河無恙的察隅……””唱到高潮段,一群身著紅衣藏族裙服的康巴藏族美女,上臺伴舞,婀娜多姿,高聲伴唱,將演唱高潮推向巔峰。一群身穿黑白主打色的康巴藏族帥哥跟進,一起伴舞,歌舞觸及心靈,美哉壯哉,精彩絕倫,掌聲熱烈,為之喝彩歡呼。主唱若不是對察隅全心熱愛,怎會唱得如此深情動人。
歌中唱到的德姆拉山,我常坐車路過。德姆拉山是西藏林芝察隅縣與昌都市八宿縣的界山,主峰海拔超過5000米,是青藏高原東部的重要屏障和印度洋暖濕氣流與高原寒流的分界線。山體阻擋印度洋暖濕氣流北上,同時抑制高原寒流南下,形成獨特的局部氣候。山頂終年積雪,冰晶玉潔的主峰與裸露的暗紅色土壤、黝黑巖石形成鮮明對比。1973,解放軍官兵曾在此遭遇特大暴風雪,被困6天,后經多方協作脫險,成為軍民團結的象征。現為旅游打卡地,從然烏鎮翻越德姆拉山口,直達察隅縣,沿途風景很美。
察隅專場演出結束,主持人邀請現場領導和察隅演出隊全體演員合影留念。觀眾戀戀不舍,意猶未盡。感謝察隅演出隊帶來的精湛的演出,讓我們共同度過了這個歡樂的好日子,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察隅的魅力,深深鐫刻在我們心間。歡迎大家走進察隅吉祥寶地。
(注:本文視頻、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佘忠蘭:重慶萬州人,1989年入伍,西藏山南陸軍第41醫院,就讀成都軍區軍醫學校、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分配在西藏軍區解放軍第115中心醫院,已軍休。在《高原醫學》雜志等發表多篇醫學論文,在《西藏日報》《魚鳧文藝》《作家新視野》雜志、《雪域邊關,我敬你》《我的青春我的西藏》書刊、《中國交通在線》、成都市作家網等發表多篇詩作、散文等作品,在《軍嫂》雜志發表短篇一文。
作者:佘忠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