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暮色籠罩雪山之巔,錯高村便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踏著歡快的步伐涌向村中心的廣場。錯高村廣場上燃起熊熊篝火。隨著一陣急促的鼓點響起,村民們身著五彩斑斕的工布服飾,踏著整齊的步伐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這個隱匿在巴松措湖畔的古老村落,完整保存著工布藏族傳統的石砌碉樓建筑群。歷經風雨侵蝕的片巖墻體與泛著銅綠的木質窗欞相映成趣,屋檐下懸掛的經幡在晚風中獵獵作響。
在巴松措湖面的粼粼波光映照下,"梗舞"這一傳承千年的祈福儀式正式拉開帷幕。這種融合了宗教祭祀與民間娛樂的舞蹈形式,其鮮艷的服飾、夸張的面具與獨特的舞姿,構成了雪域高原上一道絢麗的文化景觀。
在西藏林芝工布江達縣的巴松措湖畔,"梗"這一神秘存在被當地人視為介于神魔之間的靈體,既是神明的信使,又帶著幾分邪祟的特質。
錯高村傳承千年的梗舞,正是以這種獨特的民間信仰為精神內核,通過十二級舞蹈程式和數十種變幻莫測的舞步,演繹著古老的神話傳說。
當朝陽為雪山鍍上金邊時,早起的村民已經開始用新購置的藏式烤箱為客人準備青稞面包,炊煙裊裊中傳來此起彼伏的微信收款提示音——傳統與現代在這個雪域桃源實現了完美交融。
為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瑰寶,工布江達縣實施了系統性保護工程。通過組建百人規模的梗舞表演團隊,不僅使瀕臨失傳的十二級舞步得以完整保存,更讓這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
從2004年列入縣級非遺名錄,到2010年躋身自治區級重點保護項目,錯高梗舞的保護層級逐年提升,其文化價值獲得廣泛認可。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巧妙地將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依托錯高湖景區及傳統村落資源,開發出集觀賞梗舞表演、體驗工布民俗、品嘗藏式美食于一體的文旅產業鏈。
村民們通過經營家庭旅館、制作手工藝品、參與文化展演等方式,實現了"文化變現",走出了一條非遺活態傳承與生態旅游相互促進的特色發展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