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入罨畫 廉潤鑒古今”
7月9日
2025年成都市職工廉潔文化建設主題活動
在崇州市罨畫池博物館舉行
以沉浸式體驗、情景化展演和互動式教育
帶領200余名成都職工代表
在千年文脈中探尋廉潔基因
于時代實踐中筑牢清廉根基
實景學習:千年廉脈傳廉韻
上午9時許,成都職工代表們踏入罨畫池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開啟實景學習。“非我之物,絲縷不取;清白之心,經緯分明”——當陸游廉政詩詞與州文廟儒家廉義思想在青磚黛瓦間交織,職工們駐足于“公生明,廉生威”匾額前,仿佛穿越時光,與憂國憂民的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展開精神對話。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職工代表在古琴伴奏中,鏗鏘有力地齊誦陸游絕筆《示兒》。由勞模工匠、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職工代表領讀《致全市廣大職工共建清廉蓉城的倡議書》,向全市廣大職工發出積極投身清廉蓉城建設的倡議。
活動現場,崇州特色市集如一幅鮮活的市井畫卷徐徐展開。枇杷茶的清香氤氳著“清廉如茶,越品越醇”的隱喻;懷遠三絕的非遺技藝訴說著“精工細作,一如廉潔守正”的匠心;道明竹編非遺傳承人現場編織,竹條在匠人手中交錯成“節”,恰如廉潔品格的“虛懷有節,破土向云”;而一旁的勞模職工事跡展板,則營造出“致敬勞動者,奮進新征程”的濃厚氛圍。
舞臺凝魂:情景演繹頌清風
“竹有節,人有格。”隨著悠揚的古琴聲起,《清風課堂?傳家風》以師生對話為主線,在“竹問”“修身”“同行”三幕情景中勾勒出廉潔文化的傳承圖譜,號召當代職工爭做“清廉標桿”。
我市農業職業經理人、四川省勞動模范謝嬌分享了以“田埂上的堅守”踐行“踏踏實實、不糊弄”的農耕廉潔觀,用袁隆平院士“做一粒好種子”的家風箴言,將“端穩中國飯碗”的家國情懷與“誠實勞動、清白做人”的職業操守緊密相連,讓在場職工深有感觸、受益良多。
罨畫池藝術團還原的陸游修堤故事,將觀眾拉回1174年的蜀州。當“陸游”與貪官李縣丞的對手戲上演,“秋毫不敢有所犯”的鏗鏘誓言與“整頓吏制、嚴懲貪墨”的果敢行動,讓千年廉吏的風骨穿越時空。臺下職工凝視著這場跨越千年的廉吏風骨展演,目光中滿是對“寬平致祥”古訓的深思。
從黨的二十大對廉潔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到成都“清廉蓉城”的全域布局;從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千年吶喊,到勞模“守護大國糧倉”的躬身實踐。廉潔文化正如罨畫池的碧水,始終流淌在城市的精神血脈中。傳承千年廉脈,充盈正氣清風,“清風潤蜀州”也正成為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鮮明底色。
成都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耘蕓,成都市紀委監委駐市總工會紀檢監察組組長、黨組成員王慧,成都市總工會二級巡視員王志西,崇州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張曉林,崇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陳海和等參加活動。
記者|李穎
記者|余霞 張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