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
崇州市影視文化藝術中心內樂聲悠揚
重慶民族樂團傾力打造的
《阿科惹·嬌阿依》
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崇州站)
在此傾情演出
本次音樂會以武陵山區民歌、山歌、情歌及國家級非遺音樂為素材,通過民族管弦樂的深情演繹,描述了土家族帥小伙“阿科惹” 與苗族俏姑娘“嬌阿依”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的愛情故事。
音樂會以下午3:30、7:30雙場演出的形式為觀眾獻上一場融合渝東南民族風情與中國式管弦樂魅力的視聽盛宴。
當天下午3:30,演出在《巴人新歌》的激昂旋律中拉開序幕。隨后,《武陵春色》《云端錦彩》《翠嶺賽舞》等曲目通過多元作曲技法,將土家擺手舞的歡快節奏、苗族飛歌的高亢嘹亮融入樂章。當《木葉情歌》響起,木葉吹奏與樂隊默契配合,土家兒女質樸熱烈的情感隨音符流淌;而《喜盈豐收》則以歡快的韻律,生動展現了苗鄉豐收的場景。觀眾沉浸其中,領略著渝東南的民族文化魅力。
沈鼎喜(市民)
聽了音樂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音樂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會到巴蜀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這個暑假,我準備去當地旅游,親身感受一下。
郭文博(市民)
令人非常震撼!這次演出不僅是對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個美好傳承,更是多種樂器的完美融合,呈現出中華傳統樂器的風采。
音樂會的最后一首曲目——管弦樂版《海闊天空》更是點燃了全場氛圍,熟悉的旋律讓不少觀眾情不自禁地跟唱,為演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張赟靈(市民)
今天欣賞民族音樂,我感到非常震撼,最大的感受就是民族音樂不光可以植根于泥土也可以翱翔于藍天。
劉秋(市民)
今天我是帶孩子們來的,這次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內容豐富且多元化。他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民族音樂氛圍,特別激動,還跟著打節奏。
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扶持作品、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及重慶市舞臺藝術精品創作資金資助項目,《阿科惹·嬌阿依》展現了重慶民族樂團對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與創新表達。
何建國
重慶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 、首席指揮
此次音樂會不僅是對渝東南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弘揚,更希望通過音樂講述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動人故事,展現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自信與生活變遷。
重慶民族樂團長期深耕本土多元文化,曾創作《山水重慶》《思君不見下渝州》《朝天揚帆》等一批兼具地域特色與藝術高度的作品。其中,《思君不見下渝州》入選“學習強國”優秀劇目展演,《告別千年》獲評“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朝天揚帆》則榮膺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
何建國
重慶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 、首席指揮
現在川渝的文旅走廊已經啟動。我們用藝術舞臺的形式走動起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次的演出除了在重慶舉行以外,還要到成都的12個區市縣進行巡演。明年,我們打算在全國更多的城市巡演。
記者|李婷 張思雨
編輯|余霞 張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