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蒜薹花和韭薹(從左至右)。杜卓濱攝
潘虹宇看過視頻后證實運輸物為韭薹。 視頻截圖
近日,“收費站收費員稱蒜薹是花不是菜,不能走綠色通道”的消息在網絡上傳播,引發關注。
7月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峨眉山符溪收費站及其所屬的蜀道集團雅眉樂公司獲悉,網傳視頻中的運輸物為韭薹,并非蒜薹。
樂山市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負責人介紹,綠色通行是有明確的目錄,韭薹目前的確沒在綠色通行目錄里面,“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爭取,力爭早日把韭薹納入國家的綠通目錄。”
網絡熱議:
“蒜薹是花不能走綠通”?
發布者已將原視頻刪除
網傳視頻最早出現在7月7日晚,視頻有配文:“有沒有官方證實一下,是不是屬于蔬菜?收費站收了我28塊錢。”
視頻中,一輛貨車在符溪收費站欲通過綠色通道,駕駛員稱自己運輸的是蒜薹。工作人員將其攔下后明確告知,車內蔬菜并非蒜薹,不能依照蒜薹的標準通過綠色通道。駕駛員隨后拿起運輸物改口稱:這是韭菜,韭菜薹。工作人員指著運輸物末端的花苞處,告知駕駛員:“這里,這是花。”但駕駛員堅稱,開花了也是韭菜開花。
7月8日,這段視頻被大量網友反復剪輯、傳播,稱收費員說蒜薹是花,不能走綠色通道,引發大量討論。當天,記者私信視頻發布者聯系采訪,未獲回復。當晚,該視頻發布者將原始視頻刪除。
收費站:
買了實物進行對比
判斷運輸物為韭薹而非蒜薹
7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符溪收費站,面對連日來網友的關注,涉事工作人員神情憔悴。她感謝媒體的關注,但拒絕透露事發當天的情況。
符溪收費站所屬的蜀道集團雅眉樂公司多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事發至今,公司一直在調查此事,還買了蒜薹、蒜薹花和韭薹作對比,以確定當天運輸物到底是什么,“駕駛員報的是蒜薹,目前我們判斷是韭薹,而韭薹沒在綠通目錄里面。”
當記者詢問當班員工有沒有說過“蒜薹是花不是菜”,受訪人員拒絕回答。
樂山市農業農村局:
韭薹不在綠色通行目錄里
建議增補進去
記者在符溪收費站《致廣大司機朋友告知書》上看到,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條件的第一條便是:運輸的鮮活農產品必須在綠通目錄內,包括新鮮蔬菜、新鮮水果、鮮活水產品和新鮮的肉蛋奶等具體品種或類別。
樂山市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站長潘虹宇看過視頻后向記者證實,運輸物為韭薹,屬于蔬菜,但不等同于韭菜,沒有在綠色通行目錄里面。“綠色通行目錄是國家發布的,是收費站執行綠色通行的依據,不能因此責怪工作人員。”
潘虹宇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綠色蔬菜都在綠色通行目錄中,它優先考慮大宗的、運輸頻繁的,具備基本民生屬性的蔬菜,其目的是加快運輸速度,降低運輸成本,保障民生。“一些地方品種,或者地方名稱與官方名稱不一致的,都還沒有納入目錄。”
潘虹宇介紹,每年或間隔一年,這份目錄便會更新,最近一次更新是在2023年,她一直以為韭薹已經納入了這份目錄。“之前我們給區縣部門下發過通知,要求增補,很遺憾沒有增補進去。下一步我們會把韭薹提交給上級部門,建議增補進去。”潘虹宇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杜卓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