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約為10.8%。當普通人出現經常疲勞、乏力,眼瞼或雙下肢浮腫,尿中出現泡沫增多、尿色異常、排尿疼痛和困難時,這些就可能是慢性腎臟病的早期信號。日常中很多人不經意就會做的傷腎行為,看看你中招了沒?
腎在人體中發揮什么作用?
腎臟在我們的身體中,不僅負責運送、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還參與調節血壓、維持骨骼健康、生成紅細胞等多種生理過程,是人體保持內環境平衡必不可少的器官組織。
1、排除代謝廢物,維持體內環境平衡
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將血液中的尿酸、尿素、肌酐等代謝的廢物以及多余的水分過濾出來,形成尿液。
尿液通過腎小管被進一步處理,將有用的物質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廢物和多余水分則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2、調節身體血壓,保持血管健康
腎臟分泌的腎素是一種重要的調節血壓的激素,它能將血液中的血管緊張素原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Ⅰ,進而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血管緊張素Ⅱ是一種強有力的血管收縮劑,能夠使血管收縮,增加外周阻力,從而提高血壓。
此外,腎臟還能通過調節電解質中鈉和水的重吸收,影響血容量,進而影響血壓。
3、維持骨骼健康,促進鈣吸收
腎臟能夠分泌活性維生素D3,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腎臟還能調節磷酸鹽的排泄,維持血鈣和血磷的平衡。
4、生成紅細胞,維護造血功能
腎臟還能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刺激骨髓生成紅細胞。
這5件事真的不要再做了
1、憋尿
長期憋尿會導致尿液在膀胱內長時間停留,增加細菌感染和結石形成的風險。
2、熬夜
長期熬夜會破壞人體的生物鐘,影響腎臟器官的休息和修復。
3、吃得太好
特別是高蛋白、高鹽分的飲食,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容易形成結石。
4、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會使身體處于緊張狀態,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
5、飲水不足
飲水不足會導致尿液濃縮,增加結石和感染的風險。
如何保護腎臟?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晚最遲11點前入睡,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并且,要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避免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有尿意時應及時排尿,避免長時間憋尿。
飲食要健康,減少奶茶和飲料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飲食均衡。
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1、尿液中出現血絲、鮮血或尿色渾濁;
2、持續的腰痛或下腹部疼痛;
3、頻繁的尿意、尿頻或尿急;
4、尿液顏色異常,如深色尿液或帶有異味;
5、疲勞、無力或體重下降;
6、水腫或高血壓。
本文轉載自『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來源:科普中國
● 反邪專區
● 參與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