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得而復失。
沒想到我們都是A股play的一環。
有人說,3500是之前的牛市高位,其上有大量套牢盤,有人解套了就會賣出,導致3500只能蹭蹭,但上不去。
我聽完都笑了。
現在市場經常說上證指數,只是因為上證指數為A股最早的指數,散戶更熟悉而已。
上證指數更多是對散戶心智的占領,根本不能代表A股市場。
事實上,A股這邊對標歐美核心指數(比如標普500)的A,主要是滬深300,以及后來的A500。
而上證指數、滬深300、A500以及全A指數的走勢見下圖。時間是過去20年。
你會發現,滬深300、A500和全A指數雖然在編制方法和覆蓋范圍等都有差異,但在走勢上是有相似性的。
而與他們都不相似的就是上證指數。走勢最差的也是上證指數。
所以說,用上證指數來表征市場的整體走勢,來分析所謂的高位套牢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包括某些人為了解釋自己虧錢,用上證指數20年3000點來證明A股收益差,同樣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把指數扒開來,看行業分布,那就更是如此了。
上證指數的行業組成如下圖。
前兩大行業是銀行和非銀(證券+保險),二者占比達到28%。
再加上公用事業、石油石化和交通運輸,上證指數里成熟行業的占比超過40%。
而全部A股的行業分布如下圖。第一大行業早就是電子了。
銀行和非銀等金融股的占比,只有15%,遠小于上證指數。很多成熟行業連前10都排不進去。
可問題是,最近4年股價表現最好的恰恰就是成熟行業,如金融、水電、石化和交運。這些行業增速慢、估值低、股息高,契合近些年的市場風格。
因此,近幾年上證指數的表現要好于其他指數。
結果就是,2021年上證指數在3300~3700之間波動,平均3500。這么看,上證指數已經漲回2021年高位了。具體見下圖。
如此說來,3500是個很強的壓力位,其上貌似有牛市高位的海量套牢盤。
可實際上,真正能表征市場的指數(滬深300、A500和全A)還遠未回到2021年,更談不上什么套牢盤壓力位了。
要我說,3500更多是一道心理關卡,而非實際的資金壓力關卡。
每次到這個位置,很多人就怕了,就慫了,就格局小了,就賣出了,結果就是沖高回落,是只蹭蹭不上去。
因此,現在壓制A股的,并不是什么資金面,而是心態面、是情緒面
但這也反過來說明一件事:
A股的向上空間是很大的。
無論是市場核心指數滬深300、A500,還是偏成長的創業板、科創板,僅僅是回到2021年高位,都有40%+的上漲空間。
比如滬深300,現在是4000點,而2021年平均5000點,最高6000點,漲幅空間25%~50%。
總之,在3500這個位置,也沒什么好擔心的。屬于紙面上高,但其實不高的那種。所以我們的投資機會依然在A-級別。
這跟2021年是剛好反過來的。
當時很多人講上證指數才3500點,漲回2015年的5000點,還有不小的上漲空間。但我是堅決反對的。還是同樣的原因,上證指數失真,去看市場的核心指數,其實已經到了相對高位。
所以我在2021年1月的大漲中把倉位減到了3~5成。
不過,今天再來回溯當年的文字,也是感慨良多。2021年初時我還寫到了股市資產的嚴重分化——
大盤成長風格的抱團股市盈率PE高達驚人的50~60倍,而銀行等價值股卻明顯低估。
此后不久,抱團股開啟了劇烈回調,而銀行等價值板塊擦去蒙塵,再次綻放光彩。
時至今日,大盤成長(當年的抱團股)的PE已經回落到了18倍,處于歷史上明顯偏低的狀態,卻人人唾棄。
而當年無人問津的價值股,估值卻悄然來到了相對高位,備受贊譽。
準確滴說,是歷史相對高位,但談不上絕對高位或風險。畢竟9倍的PE和0.9倍的PB也很難稱得上風險
但不得不說,股市是螺旋式上漲的。而螺旋的最大特點,就是周期。而人性吶,不過是這場永恒循環中最執拗的注腳。
報下格指2.09,投資機會依然為A-。原創不易,干貨更難,還望大家多點贊、在看和分享支持。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