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法國總統埃小馬與夫人小麗正式開啟了對英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
說起來,這還是兩人第一次用總統夫婦的身份,以“國賓規格”造訪英國,也是自2008年薩科齊與布呂尼后,法國元首時隔16年再度踏上英國王室的紅毯。
只不過時光匆匆,物是人非,菲利普親王和女王奶奶都已不在,而且不同于往年在白金漢宮設宴,這一次的接待地也換成了溫莎城堡。
這一變化既因為白金漢宮正在翻修,也因為溫莎對現任王室核心成員而言更加“居家”,距離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住處更近,方便家族合體出鏡,重申英法友誼的“人情味”。
原本,這一次的訪問既有外交上的重大象征意義,也被視作英法兩國在脫歐之后重塑關系、深化合作的關鍵一步。移民、國防、AI、核能、氣候議題……議程厚重,使命嚴肅。
但誰也沒想到,正式行程還沒開始,鏡頭先捕捉到一出場面堪稱“英囧”的開場戲——而這一切,竟源自一只沒人牽的手。
訪問的第一幕,從飛機舷梯口開始。
小馬頗具儀式感地先走下舷梯,走得穩穩當當——一身西裝挺拔,法式優雅拿捏到位。
到了下方,他紳士地站定,準備迎接自己的妻子,72歲的小麗。如同往常一樣,他很自然地伸出手,像是在說:“Chérie,我來扶你。”
結果穿著LV連衣裙的小麗壓根就沒理他,扭頭扶住了……舷梯扶手。
嗯,總統先生的手,在空氣中僵了幾秒,多少是有點尷尬的。
小麗抬頭看了他一眼,獨自從容地走下飛機,面對這一幕,現場攝影師快門狂按,仿佛捕捉到了一場外交“獨角戲”。
接下來就是彼此親親抱抱握手手的時間,小馬的吻手禮發揮正常
可當寒暄結束,小馬夫婦走向接待他們的車時,尷尬的一幕又出現了。
小馬依舊紳士,對著小麗微笑,并伸出手去引導她,上車時想握住她的手,但再次被忽視了,因為小麗的雙手緊緊地放在她放在身前的小手包上。
上車之后,鏡頭再次捕捉到尷尬時刻:
小馬顯然想和愛妻說話,試圖緩和氣氛,繼續營造“恩愛夫妻”形象,結果小麗掏出手機,自顧自滑動屏幕,頭也不抬。
小馬就坐在她旁邊,手在空中比了兩下,最終悻悻地收回,獨自就繼續營業。
好吧,這畫面太熟悉了,像極了爸媽吵架后的回家路上。
難怪英國肢體語言學家詹姆斯會說:
“馬克龍夫人的肢體語言表明,她決心無視丈夫提供的幫助、指引,甚至是觸摸。 ”
然而,這并不是小麗“冷處理”唯一的一次。
當小馬和小麗一同抵達溫莎城堡時,小馬再次試圖牽起夫人的手,可他還是只握住了空氣。隔壁的小麗,這次用“整理裙擺”的經典動作避開了他,依舊沒有接住那只孤獨的手。
外交場合,這樣的畫面一連出現兩次,再加上上一次在越南的“巴掌事件”,外界怎么可能不揣測?
(復習貼:)
英國媒體形容小麗此舉為“復刻梅拉尼婭”,的確,梅拉尼婭在多個場合拒絕牽手的場面早已成為熱梗,如今法國第一夫人似乎也走上了“自主路線”。
更扎心的是,這還不是最囧的環節。剛剛經歷了“手部尷尬”,馬克龍的車隊給了他另一次打擊。
在溫莎城堡外,歡迎儀式結束后,法國代表團準備離場,車子剛一啟動,卻發現后備箱忘了關!
兩輛灰色面包車匆忙駛離,車門和尾箱敞開著,行李咕嚕嚕撒了一地。場外媒體和安保瞬間集體震驚,工作人員像極了球場邊撿球童,瘋跑撿包追車。
有鏡頭拍到一名代表團人員飛奔追著后車跑,一邊揮手一邊似乎在喊:“Eh!Eh!Monsieur!!”那場景,說是法式荒誕派也不過分。
法國網民笑稱這是“搬家級速度+度假級隨意”,英國媒體則打趣道:“法國代表團抵達英國的方式,比我們預期的要……生活化得多。”
好吧,外交場合瞬間變成喜劇短片,溫莎的紅毯還沒鋪完,氣氛倒是輕松起來了。
雖然開局有點混亂,但別擔心,英法兩國的“正事”很快就進入主旋律。
國宴當晚,溫莎城堡燈火輝煌,星光熠熠——不僅查爾斯國王、卡米拉王后、威廉凱特出席,連搖滾傳奇米克·賈格爾、音樂巨星艾爾頓·約翰都被請上了宴會長桌。
宴會設在溫莎最氣派的圣喬治大廳,50米長的餐桌貫穿整座大廳,擺滿了從王室園林親手采摘的應季鮮花與香草,燭光在銀器和水晶杯中跳躍——是華麗,更是精致。
宴會菜單別具匠心,法國名廚Raymond Blanc為此操刀設計前菜與甜點,菜名念起來像詩一樣:
前菜:夏日蔬菜拼盤配生番茄油醋汁
主菜:朗迪雞胸配諾福克蘆筍與龍蒿奶油
甜品:黑加侖慕斯配接骨木果凍與英式海綿蛋糕
飲品方面,餐后配的是 1977 年的波特酒和 1948 年的干邑白蘭地,分別對應馬克龍總統與查爾斯國王的出生年份。
至于宴會的座位安排,也是挺有心機的,查爾斯—馬克龍—凱特,“三位一體”政治+外交表演;布麗吉特則被放在卡米拉和威廉邊上,與丈夫“被物理拆隔”。
媒體戲稱:“愛麗舍分隔線”,暗示情感微妙。
在國宴上,小馬算是徹底“回血”了,“招牌式”吻手禮什么的都是正常發揮,他不僅拉了拉凱特的裙子
甚至在干杯時給凱特來了個Wink
這……可能也是一種自救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英國王室全員出動,迎接小馬夫婦,他們的誠意還表現在了著裝上,幾乎每個人的衣服上都有新意。
比如,國王查爾斯穿了一套海軍藍西裝,搭配清爽的白襯衫和淺藍色圖案領帶,讓給他看上去清爽又精神。
但重點是,他的西裝衣領上隱藏了一個與平常不同的細節——一小枝卡塔南切藍靛果(Catananche caerulea),俗稱丘比特之箭。
這種紫色花瓣的植物屬于雛菊科,原產于法國南部,被廣泛視為愛情和浪漫的象征,因此得名“丘比特之箭”。
于是,媒體連夜解讀:“國王在向小馬哥夫婦發出‘加油信號’,希望重燃昔年愛火”。
再比如,凱特王妃穿的是迪奧家的新款套裝,這是迪奧先生1947年首個系列的復刻款。
柔美的玫瑰風信色,與法國文化一脈相承。上衣是收腰西裝,下擺是軟紗疊裙,優雅中有力量。
除此之外,配飾也是“意義拉滿”型:
耳環是戴安娜遺留的珍珠鉆石吊墜,項鏈是伊麗莎白二世珍藏三串珍珠,頭飾是戴妃曾佩戴的“情人結王冠”(Lover’s Knot Tiara),總之,每一件都不是簡單穿搭,而是一次“情感傳遞”。
對了,卡米拉王后戴的胸針也是細節炸裂,祖母綠與鉆石交織成凱爾特結,出自伊麗莎白女王,象征英國皇室對法國的“溫情傳承”。
總之,不管小麗是不是冷感女主,也不管馬克龍是不是情緒過滿,但無論如何,這場“英囧”之后,外交儀式算是走完了。
下一步,就是回國修復夫妻關系……不,是政治議程了。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14885471/Brigitte-Macron-frosty-love-language-refuses-husbands-hand-body-language-expert.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886093/moment-delegation-speeds-windsor-castle-boot-open.html
文|閃電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