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5年,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7月7日是北京盧溝橋事變的紀念日,1937年的7月7日,日軍借士兵丟失為名,要到宛平城內搜查,被拒絕后發起了七七事變,全面抗日從此爆發,中國人民從此承受了艱難的八年全面抗戰之苦。
日本這個民族,由于他們生活在少資源的狹窄海島上,人口太多,對外找資源搞侵略是他們的生存之道。二戰后被美軍占領,借機在70年代后經濟復蘇,成為發達國家,美日兩個國家也就捆綁在了一起。
就在最近,特朗普上臺后,對全球國家挑起了關稅戰,日本在起初考慮到美日同盟的特殊關系,幫著美國打起了關稅戰,還相信自己能在關稅談判中搶先占得減免的先機,沒有想到,對美國抱有大希望的日本,在關稅談判中并沒有取得進展。
6月29日,美國確認汽車方面25%的關稅,談判 終結后,日本認為不可接受,在此之前,美國談判代表多次拒絕接見日本代表,看著歐洲國家也與美國達成了協議,更令日本難以接受的是,中國一直對美國的關稅戰采用強硬態度,而根據各方面的消息來看,中國可能在與美關稅談判中,可能得到了比較好的結果,科技方面的限制也有所松動。
不過,近日有消息說,日本為了在關稅方面讓美國網開一面,有可能出賣中國的利益,大家能想到的手段就是幫助美國打破中國稀土的管控,實際上這也是對中國的偷襲。在中國的稀土管控方面搞偷襲,這是經濟手段,也不排除日本人采取另外方式的偷襲。
比如當今社會動亂的情況下,俄烏沖突還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中東亂局又開始了加劇,下一個軍事沖突點不知道哪里發生,根據日本民族的特性,發動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預防日本發動軍事偷襲的可能性,是基于中美軍事對抗線的變化,以前美國人圍繞中國的第一島鏈,隨著中國科技的進步,先進的武器不斷地出現,航母戰斗群開進了太平洋深處,遠程武器的出現,讓中美的軍事對抗線發生了變化,在第一島鏈對抗,美軍沒有勝算,那么以前處于第一島鏈的基地將會往后撤出。
但是,美日的軍事同盟,對于日本這個國家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利用軍事上的同盟關系,保證日本國家的利益,也是一個很現實的手段,不排除日本在冒險的可能。
日本民族的特性,發動偷襲行為是成癮的,比如著名的珍珠港事件,這個偷襲也讓美國人始料未及,在中國身上,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對中國軍隊的進攻,也是偷襲,讓中國軍隊來不及應對,全面侵華戰爭就爆發了。
在往前說,發生的沈陽的九一八事件,是日本人對中國軍隊的偷襲,當年東北軍還拿到了日本人不會急于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沒有想到日本的個別軍人,策劃實施了對中國沈陽軍隊的北大營的偷襲。
再往前說,甲午海戰,中國大清艦隊與日軍艦隊不期而遇,發生了海戰,后來才知道,這也是日本人處心積慮設計的偷襲戰爭。
現在網絡上,有許多人說日本不再釣魚島問題上與中國糾纏了,是真的不糾纏,還是有別的考慮,誰能知道。前幾日,中國海警船再次巡航釣魚島周圍的海嶼,有人認為這是對日本的一種警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