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是英國在巴勒斯坦最得意的時候。1918年英軍趕走了土耳其人,占領了巴勒斯坦。國際聯盟批準認可《貝爾福宣言》。1922年,國際聯盟決定把巴勒斯坦作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統治期間,進一步在巴勒斯坦扶植猶太復國主義,大批猶太人從世界各國遷來巴勒斯坦定居。巴勒斯坦的猶太居民從1917 年《貝爾福宣言》發表前的5萬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萬人。英、猶默契,奪取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把許多巴勒斯坦人趕出家園,在阿、猶兩個民族之間播下了仇恨的種子。
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民強烈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和它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支持,不斷進行抗英斗爭,特別是1936年至1939年史稱“阿拉伯起義”的巴勒斯坦斗爭,迫使英國重新考慮它的政策,以確保中東不致落入英國的敵手德國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英國修訂了“扶猶排阿”的巴勒斯坦政策,發表1939年5月 17 日白皮書,限制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和“購買”土地。猶太人堅決反對英國的1939年白皮書,英、猶之間從此發生齟齬,甚至摩擦。猶太人轉而尋求美國的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移民主席本·古里安于1942年5月在紐約的畢爾莫旅館召開代表大會,通過了一份對抗英國白皮書的《畢爾莫綱領》。這一綱領標志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開始脫離大英帝國的軌道,轉而投向美國。
1943年至1945年間,美國國會通過了一系列贊成在巴勒斯坦實行無限制移民和建立猶太國家的決議和宣言。1944年3月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授權美國猶太復國主義者斯提文·瓦伊斯和阿巴·西爾弗代表他發表聲明,表示“美國政府從未贊成過1939年的白皮書”。聲明說:“總統表示愉快的是,巴勒斯坦的大門今日已給猶太的難民開放,同時一俟將來做出決議,凡尋求猶太民族之家的人均將得到完全公道的待遇。”
羅斯福在1944年的競選活動中一再表示要協助巴勒斯坦猶太共和國的建立。1945年3月,羅斯福結束中東之行后,還別有用心地對國務院官員說,一個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國家,“只有用軍事力量才能建立和維持”。美國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目的,在于排擠英國老殖民主義者,以便在中東地區進一步擴張自己的侵略勢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之際,杜魯門接任美國總統幾天后,美國國務卿斯退丁紐斯就寫信向他介紹巴勒斯坦的情況。信中說:“在中東一直存在著緊張的局勢,這主要是由于巴勒斯坦問題所引起的。在這個對美國極其重要的地區里,有我們的利益。我們認為,這整個問題是一個應以極其慎重的態度從美國的長遠利益出發去處理的問題。”1945年5月,猶太復國主義者向英國送交請愿書,要求讓10萬猶太人遷移巴勒斯坦并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英國斷然拒絕,而杜魯門卻馬上表示支持。這樣,英美之間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矛盾就白熱化起來。
在1945年波茨坦會議期間,7月24日,杜魯門向丘吉爾提出了下列備忘錄,要求英國首相同他討論巴勒斯坦問題。備忘錄說:
“在美國,人們對巴勒斯坦問題十分關心。1939年5月英國白皮書所強加在猶太人移民問題上的嚴厲限制,正繼續引起最關心巴勒斯坦和猶太人問題的美國人的激烈抗議。他們強烈要求取消這些不讓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的限制;他們受到納粹的殘酷迫害,他們被趕出自己的家園,而巴勒斯坦又是他們許多人要求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我知道您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定居有著深切而同情的關懷。因此,我不揣冒昧地向您表示希望,英國政府立刻撤銷白皮書中對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所下的限制也許是可能的……”
但是,在丘吉爾能夠答復這個備忘錄之前,克萊門特·艾德禮已繼他出任英國首相。7月31 日,艾德禮在致杜魯門的一個簡短照會中,有意回避這一問題,并提出要美國協助英國承擔對巴勒斯坦的軍事和經濟任務,以維持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傳統勢力。杜魯門意在一家獨吞,當然不愿為英國火中取栗,沒有同意英國的建議。
為了繼續對英國施加壓力,在從波茨坦回來舉行的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杜魯門又重申了美國的立場。他說:“美國對巴勒斯坦問題的看法是要盡量讓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問題將來必須通過外交途徑同英國人和阿拉伯人一道求得解決,以便在和平的基礎上,在那里建立一個國家。我并不想派50萬美國軍隊到巴勒斯坦去強制維持和平。”
波茨坦會議后,8月31日,杜魯門寫信給艾德禮說:“美國人民堅決相信,移民到巴勒斯坦去的大門不應關閉。”艾德禮復信說,羅斯福、杜魯門和丘吉爾都曾保證,在作出決定之前,要同阿拉伯人進行協商。艾德禮認為,任何其他途徑都將使“整個中東燃起戰火”。杜魯門以后又多次致函艾德禮,要求給猶太人頒發10萬張移民證,艾德禮一再予以拒絕。但是,英國這時要拒絕美國插手巴勒斯坦問題,已是力不從心了。
1945年10月19日,英國建議成立英美兩國聯合調查委員會,調查猶太人的移民和解決巴勒斯坦的政治前途等問題。英國的意圖是,一方面使美國在巴勒斯坦事務中“從幕后策劃者的地位變為公開負責的合伙人”,另一方面將猶太人問題和巴勒斯坦問題分別處理,把巴勒斯坦僅僅作為猶太人移民的一個去處,堅持委員會的調查應該包括除巴勒斯坦之外的可能供歐洲猶太人居住的其他地區。美國則認為,巴勒斯坦應作為調查的重點。杜魯門表示:“不希望美國成為任何拖延策略的伙伴。”
英美調查委員會于11月13日成立,在美國的堅持下,委員會的工作重點是赴巴勒斯坦進行調查。1946年4月30日,委員會公布了調查報告,提議準許10萬名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這自然符合美國的政治需要。英國原先要求美國推遲公布調查報告,美國置之不理。英國不甘示弱,以執行有一系列困難為理由,拒不同意10萬名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
為了說服英國人按照這個報告采取行動,杜魯門經和迪安·艾奇遜等人商議之后,給艾德禮寫了如下一封信:
總統致艾德禮首相閣下;
我一直在考慮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應該采取的下一個步驟。我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議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舉行協商,因為我們兩國政府都對他們負有義務。我認為英美聯合委員會的報告提供了這種協商的基礎。我打算采取下列程序,我歡迎您對這些程序提出意見:
在最近的將來,由美國政府促使下述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組織以及與美國政府保持關系的阿拉伯國家政府注意這個報告,并且要求他們在一定期間內,如在兩星期之內,提出對報告的意見。美國政府在接到這些意見之后將同英國政府進行商量,然后決定對整個報告的態度,并發表一項公開聲明,說明兩國政府準備在什么程度上接受這個報告作為巴勒斯坦政策的基礎。
我想英國政府是愿意采取一致行動的,我很高興知道這一假定是否正確。鑒于圍繞著委員會所建議的允許10萬名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這一問題的緊迫情況,我誠懇地希望能夠盡快地提出同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進行協商的倡議,并達成這一協議。
上面提到的有關組織和團體是:美國猶太復國主義者緊急委員會,美國猶太人委員會,美國猶太人會議,美國猶太教委員會,美國新復國者組織,猶太人管理局,阿拉伯國家聯盟,阿拉伯高級委員會,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埃及、外約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的政府。
1946年6月,英美又達成協議,同意雙方派出聯合專家代表團進一步協商。代表團在英國代表的堅持下,提出一個在英國高級專員負責的中央政府下成立猶太省、阿拉伯省、耶路撒冷區和內格夫區的“分省自治計劃”,主要目的是繼續維持英國的殖民統治。計劃中的猶太省只占巴勒斯坦面積的17%,遭到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堅決反對;杜魯門感到它比英美調查委員會原來的建議“后退了一步”,也表示“不能正式支持”。
1946年8月,猶太建國協會執行機構在巴黎開會,會議認為在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的比爾特摩爾計劃當時不可能實現,于是制定了“在巴勒斯坦適當地區建立有朝氣的猶太國”的新計劃。所謂“適當地區”是指加利利和特拉維夫到阿克的沿海平原,再加上整個內格夫沙漠,約占巴勒斯坦面積的65%。這個計劃是猶太復國組織主席內厄姆·戈德曼會前在華盛頓與美國官員共同策劃的。
戈德曼在會上提出:“如果我們不準備告訴總統(杜魯門),我們同意在巴勒斯坦適當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那么,我們去華盛頓是沒有意義的。”會后,戈德曼帶著這個計劃回到華盛頓,杜魯門立即公開表示支持。當猶太建國協會執行機構代表魏茲曼與英國外交大臣貝文磋商此計劃時,貝文不同意。他提出先安排3年、5年或10年的臨時托管,然后再實行自治的建議。貝文的建議遭到了。美國反對。
1946年9月10日,英國撇開美國,邀請阿猶雙方代表在倫敦舉行圓桌會議。出席會議的只有阿拉伯國家的代表,主要當事者巴勒斯坦阿拉伯高級委員會和猶太建國協會都拒絕參加。阿拉伯國家代表在會上提出,應在1948年底廢除英國的委任統治,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然后由英國與巴勒斯坦締結同盟條約以確定兩國的未來關系。英國企圖通過同阿拉伯國家訂立新條約來繼續保持自己的殖民統治。
10月4日,杜魯門發表關于巴勒斯坦局勢的聲明,公開支持猶太建國協會的新分治計劃,表示隨時準備幫助10萬名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英國對此提出強烈抗議。貝文說,如果不是杜魯門堅持要讓10萬名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破壞了他的計劃的話,一切都會很順利。貝文還對英國下院說,杜魯門發表這一聲明是為了競選總統的需要,搶在(他的競選對手)杜威的前面。杜魯門對貝文的指責“感到氣憤”,認為“這是作為英國政府的外交大臣對美國總統所作的非常不合外交禮節的(幾乎不友好的)聲明”。
1947年1月27日,倫敦會議再次召開,阿猶雙方代表出席了會議。他們在會上堅持己見,斗爭激烈。貝文又趁機建議把英國的委任統治延長5年,逐步向成立單一的國家過渡。對于貝文的建議,阿猶雙方都不接受,談判遂告破裂。
在英美激烈爭奪對巴勒斯坦的控制權的情況下,巴勒斯坦局勢愈來愈緊張。美國積極支持并阻織歐洲及其他地區的猶太人大量移入巴勒斯坦,作為它侵略和擴張的支柱。與此同時,英國命令軍警在巴勒斯坦西海岸實行戒嚴,對企圖“非法”入境的猶太人予以逮捕。據統計,從1945年8月到1948年5月,共有56艘“非法”的移民船只載運69800多名猶太移民從歐洲駛向巴勒斯坦,其中有5萬人被英國截獲,拘留在集中營。盡管如此,駛向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有增無已。
英國看到巴勒斯坦問題無法解決,猶太復國主義者又在美國的支持和慫恿下,在巴勒斯坦肆無忌憚地開展恐怖活動,直接危及它的殖民統治,于是英國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于1947年2月宣布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英國估計聯合國討論的結果,不是同意延長英國委任統治的期限,便是無法達成協議,交還英國處理,而后一種可能性更大。貝文的巴勒斯坦問題顧問哈羅德·貝利當時就說過,聯合國要通過一個關于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需要2/3多數的贊同,蘇聯和美國不可能聯合起來使這一決議獲得通過。但這只是英國自己的如意算盤,結果卻事與愿違,弄巧成拙。
4月28 日到5月15 日,聯合國根據英國的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巴勒斯坦問題。5月 6 日,大會通過給予阿猶雙方發言的提案。5月8日,猶太代表阿巴·西爾弗在會上抨擊英國的政策。英國代表起來反對,美國代表則表示支持。蘇聯當時認為猶太人是巴勒斯坦反對英帝國主義的力量。5月14 日聯大特別會議結束前一天,蘇聯代表葛羅米柯發言,支持猶太人的要求。
他說,猶太人在戰時“遭受到非常的不幸和苦難”,“西歐國家都不能夠確保猶太人的基本權利受到保護,并保護他們不受法西斯劊子手的暴力迫害。這說明了猶太人為什么有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家的愿望。不把這個事實予以考慮而拒絕猶太人有實現這個愿望的權利是不公正的。不以這個權利給予猶太人民是沒有理由的”。他建議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獨立的、二元的、民主的和同樣性質的阿拉伯一猶太國”;如果這個計劃不能實施,就必須考慮“把巴勒斯坦分成兩個獨立的自治的國家,一個是猶太國,一個是阿拉伯國”。
葛羅米柯支持建立猶太國的講話,使英國人驚慌失措,而猶太復國主義者則感到喜出望外。有些評論指出:蘇聯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猶太國,是為了“把當時西方最強國大不列顛排除出該地區”。最后,聯大特別會議通過決議把“分治方案”提交聯合國大會討論。
11月26 日,聯大第二屆會議召開,就巴勒斯坦分治計劃問題展開激烈辯論。美國、蘇聯一些國家的代表,堅持實行分治;而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則堅決反對分治,并“保留采取適當行動的權利”。26 日下午,蘇聯代表葛羅米柯在大會上重申了贊成把巴勒斯坦分成阿拉伯國和猶太國的主張。他說:分治“符合兩個民族的根本利益”,蘇聯之所以關心巴勒斯坦問題,“是因為它是一個大國,和其他大國一樣,對于維護和平負有特殊責任”。
11月27 日,是感恩節,聯大會議休會。猶太復國主義頭目魏茲曼抓緊機會,向杜魯門寫效忠信,以消除美國對蘇聯支持猶太人后可能產生的誤會,保證新建立的猶太國決不會落入蘇聯的手中。信中首先表示,他在這個緊急時刻,“是非常不安和痛苦的”。接著表白:“還有人害怕我們在巴勒斯坦的計劃會在某種方式下被人利用作為共產主義思想侵入中東的通道。再沒有比這更背離事實的話了。我們來自東歐的移民正是那些從共產主義國家出走的人,他們不愿意被共產主義所同化。如果不是這樣,他們根本就不會出走。”
11月28 日,會議復會。法國代表提議,為了給阿猶雙方“進一步提供協商的機會”,推遲24小時表決。這幫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大忙,他們趁機大肆活動,不停地撥電話,電報一個接一個飛往世界各地,尋求更多的支持者。很多猶太人半夜從床上被拉起來,向所在國政府施加影響。美國紐約州眾議員、猶太人索爾·布盧姆就曾積極向菲律賓、海地、利比里亞的代表做“說服工作”,促使他們改變態度,支持分治方案。美國國務院也奉杜魯門總統之命,為通過分治方案作出“外交努力”。國務院于是動用了全部力量,不擇手段地拉票,特別對一些拉美國家施加壓力。當時聯合國有20多個拉美國家,它們的態度對表決結果舉足輕重。
11月29日,美國預計已穩操勝券,就不顧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迫不及待地開動聯大表決機器。結果美蘇等33票贊成,阿拉伯國家等13票反對,英國等10票棄權,分治方案通過。方案規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結束英國委任統治后,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國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約旦河以西地區和加沙地區;猶太國面積1.4萬多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及其郊區(計158平方公里)實行國際化,由聯合國管理。
這個分治決議的實質,是分裂巴勒斯坦,加劇了阿猶矛盾的發展。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約有120多萬,占總人口的2/3強,但“分治決議”擬議中的“阿拉伯國”的領土只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而且分割成互不相連的幾個大小碎塊,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而猶太人只有60萬,不到總人口的1/3,擬議中的“猶太國”的領土卻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而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帶。
聯大分治決議通過10天后,阿拉伯聯盟會員國(埃及、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外約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的總理及外交部長在1947年12月8日至17日在開羅召開了一次會議,堅決反對分治決議。會議發布的一項聲明說,阿拉伯人決心為反對聯合國分裂巴勒斯坦的決議而戰,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決戰到最后勝利。與此同時,猶太復國主義者也在美國的支持下,加緊擴軍備戰,并奉行擴張政策。
阿猶矛盾急劇惡化。欲知形勢如何發展,且看下文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