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機車網(wǎng),每晚9點17分
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
兄弟們,要說公升以內最能打的跑車,雅馬哈的R6應該一定是其中之一,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電子油門,早在20年前的R6上已經(jīng)有了,你敢信?
自1999年R6問世以來,便以其極致的賽道基因和激進的設計理念,成為中量級仿賽摩托車領域的標桿。作為雅馬哈仿賽中僅次于R1的車型,R6在20余年的演進中不斷突破技術邊界,成為無數(shù)賽道日愛好者和職業(yè)車手的首選武器。今晚咱們就重溫這款“600cc王者”的技術特點與高光歷史。
1999年,第一代R6代號5SL橫空出世,憑借599cc直列四缸引擎155kg的極致輕量化比對手(CBR600RR、ZX-6R、GSX-R600)輕10kg以上,一舉刷新了中量級仿賽的性能標準。16,500rpm的高轉紅區(qū)Deltabox III鋁合金車架,奠定了R6“賽道機器”的基因。
2006年新款代號6SL首次引入YCC-T【電子油門】和YCC-I【可變進氣歧管】技術,通過ECU實時優(yōu)化進氣效率,使這臺599cc引擎在14,500rpm時爆發(fā)129馬力。其鈦合金氣門和鍛造活塞的設計,讓轉速攀升速度堪比MotoGP賽車,車迷戲稱其為“小R1”。
2017-2020年期間,R6更是像開掛了一樣,搭載KYB全可調倒叉和鎂合金后搖臂,配合六軸IMU實現(xiàn)的牽引力控制、彎道ABS和雙向快排,電控水平直逼公升級跑車。其空氣動力學風洞設計甚至下放了R1的定風翼技術,在賽道中尾速提升5%以上,這些技術即使今天看起來也一點都不落后!
R6的一些極致的設計理念也影響了整個摩托車跑車的發(fā)展,鏤空后副車架、低矮的分體式車把甚至比R1更激進,中央油箱設計使得重心更為集中提升車輛翻身的靈活性。
當然它的輝煌不止是技術參數(shù)上,在各大賽事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它是WSBK Supersport組別的常勝將軍,2008-2009年連續(xù)奪冠。在民間賽道日,其高轉動力特性和靈活的操控,讓許多業(yè)余車手能輕松逼近公升級跑車的圈速。在美國AMA Daytona 200賽事中,R6曾創(chuàng)下11次冠軍的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遺憾的是隨著環(huán)保法規(guī)的收緊,雅馬哈在2020年宣布停產(chǎn)R6,不過賽道版得以保留【YZF-R6 RCE】,只是我們在公路上很難見到了。
對于YZF-R6這樣的車型而言,速度才是它唯一追求的,所以設計上更為激進和純粹,20年的時間,不僅將600cc四缸引擎的潛力壓榨到極致,也在重量、車架以及各種輔助技術上不斷的挑戰(zhàn)極限,而這才是一輛硬核跑車該有的樣子。
那么你的玩車生涯中有沒有和R6的故事,歡迎評論區(qū)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