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獎臺上,她說梅花香自苦寒來,腳尖旋轉,二十余年練功房的鏡子記得,那些汗水折射的晨光。
10個月前,朱潔靜經歷大病手術,如今她說“輕舟已過萬重山”。從《朱鹮》中的“朱鹮仙子”到《永不消逝的電波》里的“蘭芬”,從舞蹈演員、舞劇演員到演員的蛻變,朱潔靜用行動詮釋:真正的藝術,始于熱愛,成于堅守。這份“苦寒”后的綻放,是對所有人的鼓舞——心有熱愛,何懼萬重山?
當革命者的電波穿越時空,
當巾幗的芳華輝映信仰之光,
重溫“永不消逝”的忠誠,
書寫巾幗的“電波”傳奇!
7月9日下午,“舉思想之旗 綻巾幗芳華”2025年度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講師團《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黨課首講,在李白烈士故居拉開了序幕,通過紅色文化浸潤+主創分享解讀+沉浸觀影體驗,賡續紅色血脈,激揚巾幗力量。
此次電影黨課以《永不消逝的電波》作為黨課內容,影片將電波故事的美學魅力融入光影藝術,通過舞者精湛的演繹,在銀幕上繪制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視覺畫卷,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觀影前,特邀《永不消逝的電波》編劇羅懷臻、全國三八紅旗手及主演朱潔靜,在新民晚報(文體新聞部)主編朱光的主持下,為現場觀眾解密這部舞劇電影的信仰密碼與藝術匠心,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悟那段崢嶸歲月里革命烈士們視死如歸的豪邁氣概和對理想信仰的執著追求。
在創作過程中,羅懷臻始終秉持一種敬畏之心,尊重歷史的同時也追求藝術的真實感。他強調:“一切都是有備而來,一切也都是一不留神。”這句話道出了創作中的嚴謹與靈感的碰撞。正是這種對題材的深入理解和對人物的真誠塑造,使這部作品在眾多紅色題材中脫穎而出。
“有時候難點就是亮點。”羅懷臻認為,創作中最難的部分往往蘊藏著最動人的力量。當創作者敢于面對挑戰,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時,便能實現真正的藝術突破。《永不消逝的電波》不僅是一次藝術上的探索,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朱潔靜在分享拍攝舞劇電影的感受時,深情地談到了演員信念感的重要性。她表示,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在時間的沉淀中與角色產生了獨特的化學反應。“我覺得蘭芬住在了我的身體里。”她說,“我是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對信仰的堅守,用我的方式把這個人物立在舞臺上,讓更多的女性看到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蘭芬的故事。”
藝術不僅僅是表演,更是一種傳承和激勵。朱潔靜用行動證明了文化作品可以成為時代的火把,點燃人心,傳遞精神。她希望未來能繼續以舞者的身份,為更多人帶來感動與啟發,讓信仰之美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分享結束后,現場觀眾一起觀看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影片以李白烈士等地下工作者為原型,再現了用生命守護情報的壯烈史詩。影片中女主角蘭芬——從革命伴侶到獨立戰士,她懷抱新生迎接黎明的身影,正是烽火年代女性力量的極致寫照。這部舞劇電影開創了中國藝術電影的新范式,肢體語言取代臺詞,以無聲的震撼傳遞震耳欲聾的信仰力量。
觀影現場,中共四大紀念館將李白烈士家書搬到電影院現場,就像“彩蛋”一樣,讓活動現場的優秀女性代表們“連連驚喜”,泛黃紙頁上的字字叮嚀,與電影中李俠的堅毅身影隔空相映,讓這場電影黨課氛圍感拉滿。
今年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講師團將繼續深化創新“宣講+”模式,以“舉思想之旗,綻巾幗芳華”為主題,開展包含滬劇黨課、相聲黨課、電影黨課、行走黨課等一系列更富吸引力、感染力的思政理論宣講活動,并推出百人百講三八紅旗手講師團宣講菜單,講好三八紅旗手建功立業的鮮活故事,用身邊榜樣激勵身邊人,展現新時代上海女性的奮斗風采。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主辦,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聯誼會、虹口區婦女聯合會、上海電影家協會、中共四大紀念館聯合承辦,全市各行各業三八紅旗手代表、基層婦女干部、優秀女性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