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號入伏,標志著真正的暑天開始了,進入到三伏天。三伏,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是這一年最熱的時段。
在這最難熬的時間里,除了要避暑消暑,在飲食上也要做出一番調整。緊跟節氣,通過溫補、祛濕、驅寒的方法,改善體質,不但安康度過三伏,也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避免“秋后算賬”。
中醫講究“冬病夏治”,所以入伏后,要把握好調養身體的黃金期。牢記“吃3寶,忌3事”,遵循傳統,護陽祛濕,增強體質,舒舒服服過伏天。
入伏吃三寶
一,吃羊肉
“伏天吃羊,舒暢一夏”,入伏后要吃羊肉湯,“以熱制熱”,幫助人體驅除體內的寒氣和濕氣。把陽氣給護住,滋補身體的同時會變得更強健,舒舒服服過伏天。
推薦食譜:【羊排清燉蘿卜湯】
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羊排,姜,白蘿卜,白胡椒粒,白芷,鹽
2,羊排剁成塊,泡去血水,撈出來焯水,關火
3,羊排撈入陶瓷燉鍋里,倒入沒過食材的熱水,放白芷和白胡椒粒,姜,大火燒開
4,白蘿卜去皮洗凈,切成塊后用焯羊排的水焯去蘿卜氣,關火
5,羊排燉50分鐘后倒入蘿卜,再燉10分鐘,加鹽調味,關火
二,吃餃子
我們北方人講究入伏吃餃子,多地還流傳著“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夏季無病三分虛”,吃餃子是給身體補充營養和能量,強健身體,更有精氣神去抵抗高溫。
推薦食譜:【豬肉茴香餃子】
做法:
1,需要準備食材:面粉,茴香,肥瘦豬肉餡,蔥姜末,料酒,醬油,鹽,植物油
2,面粉加水拌面絮,揉面團,餳面1小時
3,肉餡里拌入蔥姜末,放料酒、醬油、鹽、植物油,拌到細膩起黏
4,茴香洗凈切末,拌入肉餡里,餡就調好了
5,面團搓長條,做面劑后搟皮、包餃子
6,鍋里的水燒開后倒入餃子,煮熟,撈出上桌
三,吃生姜
“入伏一日三片姜,不用醫生開處方”,入伏一定要把姜給安排上。夏天高溫炎熱,解暑的方式為吹空調,喝冷飲,一旦多了就會產生寒濕之氣。此時就要常吃喜辣的姜,除濕散寒,身體內外的溫度均衡后,這三伏天也就沒那么難熬了。
推薦食譜:【姜棗茶】
要在早上空腹喝。
做法:
1,需要準備:生姜,紅棗,清水
2,姜洗凈切片,棗洗凈掰開
3,倒入煮鍋里,加水煮10分鐘,關火
入伏忌三事
1,不要熬夜。三伏天是最炎熱難熬的時段,人體出汗多,消耗大,如果熬夜會使身體的負擔加重,免疫力下降。
2,不過食辛辣。
氣溫高的伏天,身體內火重,如果貪食辛辣食物,就會使體內的熱氣加重,出現上火、長痘、便秘。
3,不貪冷飲空調。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喝冷飲,對身體是最不利的。雖然一時舒服了,但容易引起呼吸道、頸椎、腸胃等不適,時間一長對一年的健康都有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