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小暑已經過去多日,再有不到10天的時間,就會進入伏天,今年三伏天是從7月20日開始的,也就是說現在距離入伏僅剩9天時間了。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一段時間,而隨著入伏的到來,天地間陽氣會達到最鼎盛的一個階段,而且人體也會面臨著“外熱內寒”的困局,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人而言,夏季過度貪涼吹空調、嗜冷飲,更易使寒邪內伏,秋冬易發關節痛、反復感冒。
在這段時間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飲食還有生活方式,在飲食上,要多補一補,正如老輩人說的那般“入伏不補,秋冬受苦”。在這個時候,多補充營養,那么整個的三伏天也會變得更加的舒坦。
中老年人應該如何去補呢?
在高溫之下,人體會降低暑熱,就會大量的流汗,而這個時候陽氣也會隨著汗液流失,此時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的一個情況,而且因為流汗比較多,營養物質流失的也會比較多,如果不注意滋補的話,還會加劇自身的疲勞,導致免疫力的下降。
在養生學當中,有提到腎陽為生命根基,主管腰膝。在夏季心火亢盛,若腎陽不足,易腰酸腿軟、足跟痛,甚至夜尿頻多。此乃“上熱下寒”之象,需溫腎固本。所以對于老年人年來講,這個時候進補的一個原則,就是“扶陽”,護住身體的陽氣。
距離入伏還有9天,建議中老年:多吃“扶陽三寶”,三伏天腿腳好,那么這個扶陽三寶分別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寶:干貝
干貝(瑤柱)性平偏溫,歸腎經,富含優質蛋白及鋅元素。鋅是維持免疫力和生殖功能的必需元素,每100克干貝含鋅量達6.8毫克,可溫補虛損,尤其適合腰膝酸軟者。對于中老年人來講,尤其的適合。
做法:干貝50克熱水泡發撕絲,加肉末50克、雞蛋3個、蔥花拌勻。熱油煎至雙面金黃,趁熱食用。蛋白質與鋅協同補益腎氣,晨食最佳,助陽氣升發。
第二寶:仔姜
它被譽為是驅寒醒脾“陽火苗” ;其性辛溫,被譽為“扶陽第一菜”,其姜辣素可擴張血管,加速排寒濕,提升15%基礎代謝率。仔姜辣味柔和,更宜中老年腸胃。
做法:仔姜切片鹽腌1小時,清水漂凈。紫蘇200克加陳醋500ml、冰糖100克煮汁,冷卻后浸泡仔姜,密封1小時即食。 醋收斂姜辛不傷陰,紫蘇解表化濕。晨起空腹吃3片,驅一夜積寒,助脾胃蘇醒。
第三寶:牛肉
它被稱之為益氣養血“肉中參”;其性溫,補虛勞、益氣血。《本草拾遺》載其“安中益氣,養脾胃”,搭配白蘿卜燉煮,既扶陽又生津,化解肉食燥性。
做法:牛排750克焯水后炒香,加花椒、干辣椒、熱水燉1小時。入白蘿卜塊再燉30分鐘,鹽調味即可。牛肉富含血紅素鐵,預防夏季貧血乏力;白蘿卜通腑降氣,避免補而生滯。
在小暑到入伏這段時間,一定要為身體打好基礎,所以中老年人,在飲食上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多吃一些扶陽的菜,比如前面提到的牛肉、仔姜還有干貝,都是很不錯的食材,另外像黃鱔、泥鰍之類的也可以去吃,注意要少吃油炸的食物,還有高糖的食物。
這個時候正好是補陽的黃金期,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講,多吃一點扶陽食物,可以更好的強健脾胃。在《攝生消息論》中也有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順應天時扶陽固本,這個才是當下需要去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