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出發調研的前一天日。辦公室里,我們小組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忙著修改問卷和整理資料。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大家都在為明天的莫村之行做最后的準備。
就在這忙碌的間隙,一個可愛的小插曲讓緊張的準備工作多了幾分輕松。一個小男孩探頭探腦地走進辦公室,眨著大眼睛問我:”哥哥,你也是老師嗎?”我笑著搖搖頭:”不是哦。”他更好奇了:”那你在做什么呀?”我思考一會,用最簡單的話回答:”我們是來調研的,要去村里看看大家過得好不好。”小男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明顯對我的工作產生極大的興趣。臨走時,我說,我們合影吧,我開始還覺得他很羞澀,沒想到他這么放得開,調皮地比個剪刀手。這張意外的合影,讓原本緊張的工作氛圍一下子輕松許多。
這個小插曲讓我想到,其實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明天去到村里,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好奇的村民。怎么用他們能聽懂的話來解釋我們的來意,怎么讓他們愿意和我們聊天,這些都是需要用心思考的問題。
今天的準備工作讓我深刻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我們幾個人圍在一起討論問卷時,每個人都提出許多很好的建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原本普通的問卷變得越來越完善。在修改論文時也是這樣,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獨特的想法,最后匯總出來的內容比任何一個人的初稿都要好。
明天就要正式出發了,我的心情既緊張又期待。緊張的是第一次下鄉調研,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情況;期待的是終于可以把準備好的問卷用上,真正走進村民家里,聽聽他們的故事。我特別想知道莫村的鄉親們平時是怎么生活的,他們有什么開心的事,又有什么煩惱。這些真實的見聞,肯定比書本上的知識生動得多。
那個小男孩的問題還在我腦海里回響:”你是做什么的呀?”明天開始,我就要用實際行動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帶著真誠的心走進莫村,用平等的態度和村民交流,把他們的真實情況記錄下來。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作業或者任務,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那個小男孩的合影我會一直留著,它提醒著我,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走近普通人,傾聽他們的聲音。
明天,莫村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