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臺灣海峽的局勢真是讓人捏把汗。就在臺灣島內搞所謂的“漢光演習”之際,大陸這邊也有了大動作,一下子拉黑了島內8家與軍事工業密切相關的公司。
這一步棋走得既突然又果斷,完全沒給臺灣當局反應的時間。
同時,大陸還搶在美國之前迅速儲備了10萬噸戰略物資,這一系列操作背后有著深遠的意義。
從中國商務部清晨發布的通知中可以看出,這8家臺灣企業被列為了出口管控的對象。
這意味著自通知發布之日起,大陸的所有企業都不能再向這些臺灣公司提供任何可能用于軍事或民用的產品和技術,包括正在進行的合作也必須立即停止。
進一步查看商務部公布的名單可以發現,這些臺灣公司大多涉及軍艦、無人機等軍事裝備的研發制造,其中中山科學研究院尤為突出,它長期致力于武器研發,并且近期還舉辦了無人艇展覽活動。
大陸此次采取的制裁措施無疑是對“臺獨”勢力的一次重擊。
被制裁的企業雖然表示正在評估大陸供應鏈的影響,但無論如何掩飾,都無法掩蓋這次行動對他們的重大打擊。
考慮到復雜的供應鏈問題,這里重點提及一點:今年4月4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7種稀土相關產品實行出口管制,以保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而此次針對臺灣企業的限制,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控制戰略稀土資源,防止其流入臺灣地區的目的。
回顧這些年,大陸始終秉持著“兩岸一家親”的原則,在對臺貿易上給予了諸多優惠政策,結果卻換來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臺灣每年通過與大陸的貿易賺取巨額收入,然而這些錢卻被用來購買武器裝備對抗大陸,這種行為無異于“吃里扒外”。
更為嚴重的是,島內支持統一的力量反而因此削弱,這不禁讓人感嘆“好心當成驢肝肺”。
此外,臺灣還有些不良商人利用其特殊地位協助“臺獨”分子及反華勢力做事。
例如在稀土出口方面,盡管大陸對美國等國家嚴格限制,但對于臺灣卻一直大量出口,這無疑削弱了對美稀土出口管制的效果和威懾力。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陸不得不重新審視并調整對臺政策,特別是貿易方面的優惠措施,旨在切斷臺灣制造武器裝備的關鍵原材料供應,從而削弱其軍事實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賴清德,他一上任就公開強調走“臺獨”路線,不僅口頭上宣傳,還在實際行動中推進這一目標。
比如頻繁舉行軍事演習,甚至跑到美國夏威夷訪問,以及威脅那些持有大陸身份證的臺灣人。
這一切都表明他正試圖破壞兩岸關系。
就在大陸宣布制裁的同時,他還宣布臺灣軍隊將進行為期十天九夜的大規?!皾h光演習”,此舉無疑是故意挑釁。
不過,不管臺灣如何折騰,大陸都有相應的應對策略。
除了在臺海地區加強防范外,還提前從國外進口了10萬噸關鍵鎳資源,為未來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儲備原材料。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基于中國海關數據,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就已經加大了鎳資源的進口力度。
目前,中國已經累計進口了10萬噸鎳,大大增加了國家的鎳儲備量,并計劃繼續增加鋰、鈷、銅等重要金屬的儲備。
在全球鎳市場風云變幻的背景下,中國抓住機會補充戰略儲備,確保未來即使遇到國際局勢緊張也能有足夠的資源保障。
在這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儲備戰略資源成為各國提升自身“安全感”的重要手段。
隨著特朗普再次上臺后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西太平洋地區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中國更加重視戰略物資的安全問題。
無論是鎳還是其他稀有資源,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競爭中,誰能更好地預見未來,誰就能最終勝出。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