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統計局公布了6月CPI和PPI數據:
CPI年率0.1%,預期0.0%,前值-0.1%。
CPI月率-0.1%,預期0.0%,前值0.2%。
PPI年率-3.6%,預期-3.2%,前值-3.3%。
PPI月率-0.4%,前值-0.4%。
主要是看PPI,從5月份的-3.3%,進一步下滑到了-3.6%,明顯低于預期,通S的壓力還在進一步加大。
本來,6月份,在中美暫時達成妥協之后,出口已經出現了報復性反彈(運價都漲瘋了),市場期待的是通S壓力能夠有所緩解的;
但從結果來看,PPI卻還在進一步下滑,形勢更加嚴峻了。
統計局指出:“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企業出口預期,我國一些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價格下行壓力加大”。
外部的形勢,咱們很難改變,那就只能從內部能做的地方下手,這大概就是最近管理層開始大力推進“反內卷”的直接原因——收縮產能,推動價格反彈回升!
關于“反內卷”的問題,哨兵上周已經在《反內卷!》一文中做過分析,并指出內卷的核心原因是需求不足。
但最近幾天,中歐之間的貿易問題,又在升溫,比如白蘭地、醫療器械等。
今晚最新的消息是:
此前,哨兵在《貨幣戰爭!》之中分析過,近期人民幣匯率在錨定美元,結果就是對其它的非美貨幣出現了貶值,這種情況,是有利于中國商品向這些國家出口的,歐洲就是典型。
看一看近期人民幣兌歐元的走勢:
人民幣兌歐元貶值,是有利于中國商品出口到歐洲的。
歐洲現在本來就面臨美國的關稅戰壓力,中國又通過貨幣貶值來加大向歐洲出口的力度,那歐洲方面自然是有意見的。
這其實就是哨兵近幾個月反復講過的一個道理:現在各國的日子都不好過,然后各國都在各自想辦法,但對內都下不去手,結果無非就是以鄰為壑,都想要占別的國家的便宜,那出現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從全球這個整體上看,供給過剩、需求不足,是全人類都面臨的問題,大家都想搶占有限的市場(需求),所以矛盾是必然的。
在外需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還是得想辦法擴大內需。
最近幾天,有一個新的變化,就是美國的“大而美”法案獲得了通過,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又提高了5萬億美元。
美國敢于繼續提高政府的杠桿率,那在這個“比爛”的世界,其它國家的政府,其實也可以大膽的跟風,包括咱們。
國內的財政政策,還有進一步加碼的空間,用來拉動內需!
就比如“以舊換新”補貼,目前已經很難搶到了,主要原因就是資金有限。
現在,老百姓已經形成依賴了,都在等著搶到補貼再買,已經是“藥不能?!绷?。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繼續通過“以舊換新”拉動消費,那就只能加大財政政策的力度,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