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受一碗豆花飯的安慰
黎荔
說到豆花飯,我腦海里立即浮現出重慶大學附近巷弄里的老鋪子了。那是2019年暑假,我參加重慶大學舉辦的網絡與新媒體講習班,本來食宿都是由校方專門安排的,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食堂,但既然來到遍地美食的川渝地區,肯定要溜達到校外去嘗嘗地道的民間小吃啊!
從重慶大學A校區南門一出來,沙坪壩正街上分布有不少炒菜館、火鍋、面館、包子鋪,看起來都是很有年代感的居民區老店。沿著下坡路走著走著,我聞到一股熱乎乎的豆腥氣,如同有人把山野的清新一并融煮出來了。只見街角有一家無名豆花店,檔口前擺著兩只熱氣騰騰的杉木桶,桶蓋掀開以后,蒸汽一下子騰涌而上,裹挾著濃郁的豆香氤氳撲面而來。這家豆花店的簡陋桌椅,全都橫七豎八擺在路邊,桌椅板凳很古樸,突然有種穿越到老重慶的感覺。正是飯點,食客們陸續圍攏排隊,都是附近的街坊鄰居、上班族或是風塵仆仆的路人,大家都要用一份豆花飯來補充能量了。
豆花飯,顧名思義,就是一碗豆花,一碗米飯,加上一小碟蘸料。木桶半埋著白鐵皮鍋,鍋里那豐盛盈盈的物事,正是潔白凝脂、水潤若雪的豆花。顫巍巍的溫軟豆花,被老板娘麻利地用薄銅片劃開,豆花便如白玉般切分出來。老板娘提著銅勺,嫻熟地一勺勺舀出來,一塊塊豆花順從地滑入粗瓷海碗——那么柔,那么嫩,在碗里顫悠晃動,嫩滑得似乎呵口氣便要化了。每位食客都領到了一份甑子飯,一塊盛放在海碗里的豆花,以及一份紅亮亮的香辣油碟。應該是本著原湯化原食的方法吧,店家再送上一碗豆花水,名為“窖水”,可無限量續碗。付費時讓我大吃一驚,一碗豆花一碗米飯一碟蘸料,居然只要7元,就能吃到地道的重慶味。在經濟快速發展物價猛漲的時代,豆花飯還一如既往的保持著平民價。
沒有吃過豆花飯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就是豆腐腦,其實不然哦。豆花之口感,介于豆腐與豆腐腦之間。比豆腐腦略老,卻比豆腐鮮嫩,能用筷子夾起而入口綿實。我專注看著老板舀豆花時銅勺輕巧沉浮的精準動作,每一份豆花飯,都是簡單的賣相,看起來很普通,豆花含水量恰到好處,能用筷子輕松夾起而不散碎。豆花一登場,配角早已在旁邊一張配料桌上擺好陣勢:一個個調配好的香辣油碟排列齊整,口味重的食客還可以親自動手,根據自身口味調配醬料:豆瓣醬深紅沉穩似漆,鮮亮欲滴的紅辣椒油,新鮮細密的青碧蔥花,堆集于褐色的醬油之上,還有鹽巴、蒜泥、花椒粉、豆豉醬這些角色在邊上助陣。得搭配好這一碟蘸料,豆花的精髓才得以發揮。
作為初來的外地人,我不明就里,要將整碟蘸水一股腦兒倒進豆花之中。那個穿藍布圍裙的老板娘瞥見了,急忙阻止:“莫急莫急,蘸水是要一點點蘸著吃的,不然太咸太辣,要不得喲!”她微笑著示范:先夾起一塊雪白豆花,只淺淺浸入紅油之中,再送入口中。我按她示范的方法來吃,用筷子夾起一小塊豆花,豆花的狀態介于固體與流體之間,在筷尖上呈現一種微妙的顫悠。豆花放在香辣油碟中輕蕩,沾染上那層濃郁鮮艷的紅裝,才緩緩挑入口中——豆花又滑又嫩,順喉而入,在舌間頃刻融化了,僅余下嫩滑質感,而蘸水的咸鮮麻辣才后發而至,在口腔里次第綻開,辣得痛快,麻得通透,味蕾如被喚醒般鮮活了起來。豆花本身的素白與蘸水的濃烈,就像川人外柔內剛的性格。這一白一紅,一柔一剛,竟如嘉陵江畔的山水,溫婉清秀之下,亦深藏著一股子倔強與熾熱。
環顧四周,我看到大家都在很香地大口吃飯。有的扒一口飯,夾起一片沾滿紅辣椒的豆花塞入口中;還有的則一手托碗,一手拿筷子在鮮紅青碧的調料里攪動,蘸水的濃香合入稻谷蒸飯的氣息中。只聽得窸窸窣窣的一陣陣扒飯聲響動不絕于耳。那邊幾位街坊聚在一桌,豆花飯未動,先便拉開了閑話家常的場子,東家長西家短,市井瑣碎,聲音高低起伏。這邊有一人獨坐角落,悶聲不語,只顧大口扒飯,豆花和米飯混著紅油蘸水,匆匆送入口中,仿佛吞咽的并非食物,而是胸中塊壘,一餐吃罷,汗透衣衫,才長長吁出一口氣來。小食鋪的四周,街市喧囂正漲,往來腳步匆匆如梭穿過青石板路,車輪和腳步、講話、吆喝聲響在街巷上空紛紛交織……我就在這鬧市環拱間,就著一碗飯,一碟紅亮油亮的豆花,細細咀嚼,慢慢體味這素樸簡靜帶來的溫暖美好。
后來很多年過去,我再沒有去過重慶,但那份清淡爽口的豆花飯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那豆花雖形質易融為水氣,可那股柔韌和鮮潔,卻如隱形的根須穿過肚腸,潛入時光褶皺的深處。我常常想到,7元的平民豆花飯,我可以百食不厭,其實對于這個世界,我的所需所求并不多,一日三餐,青菜豆腐,布衣便鞋,徒行于路,就足夠了。當我無欲于世的時候,這個世界又奈我何?
這一碗看似簡單的豆花飯,在樸實當中透露著一種沉淀的市井味、人情味。溫軟豆花在滾水中顫悠漂浮,蘸料點染上那一點活色生鮮的朱砂紅,不正是人間的平凡日子么?在尋常不過的白里,藏著一顆熱紅滾燙的心,以最樸素的碗碟盛著,一經咀嚼,便溢出活著的鮮辣與香醇。在塵世奔忙的間隙里,能蹲踞在煙火巷口,領受一碗豆花飯的安慰,就足以滋養我們這些普通黎庶于凡塵里步步前行的氣力。所謂人生的熨帖,常常并非源自華筵之珍。倒是這巷陌粗碗里隨季節起伏的清白,浸上人間的辛香辣味,反而是歲月默然遞予我們每個人的回甘一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