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7月9日,NBA發展聯盟國際球員選秀又傳來好消息,中國21歲球員林葳,在第8順位,被獨行俠下屬球隊德克薩斯傳奇選中。
發展聯盟風險真不小
第八順位,一個不好不壞的位置,但是它意味著NBA離林葳又近了一步,近到仿佛能嗅到頂級賽場上松香水的味道。
在這里的每一次訓練、每一次出手,都可能被樓上獨行俠辦公室里的球探盡收眼底,這是其他任何聯賽都無法比擬的“地利”。
但所有人都明白,發展聯盟(GLeague)本身不是目的地,它只是一塊跳板,問題是,這塊跳板的彈力,可能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因為就算是進入到NBA,也只有不到10%的球員能從這里最終登陸NBA的賽場上,對林葳而言,風險還不止于此。
其實今年夏天,曾好幾支NBA球隊向他發出夏季聯賽的邀請,那本是絕佳的試鏡機會,但是他想先準備發展聯盟選秀,再決定為哪支球隊出戰夏季聯賽。
錯過了這個機會,隨著各隊名單陸續公布,他的名字遲遲沒有出現,目前只有凱爾特人還未確定夏聯名單。
機會的窗口正在關閉,僅剩凱爾特人還留有一絲理論上的懸念,選擇發展聯盟,就是選擇了一條能見度極低、最崎嶇的登山路,風景在云端之上,但腳下隨時可能踩空。
擺在林葳面前的路
發展聯盟的困境還不止于此,首先在生活上面,聯盟的薪資是真的低,年薪四到五萬美元,刨去稅費和高昂的生活開銷,這份收入在美國談不上體面。
很多球員不得不在休賽期去打野球“賺外快”,這聽起來像個笑話,卻是普遍的現實,而林葳需要用他在CBA掙下的積蓄,去倒貼自己的NBA夢想。
但是似乎他前面不止這一條路,比如說去澳洲NBL,參考周琦的路徑,一份20萬美元起步的合同是家常便飯,頂級外援甚至能拿到40萬,生活優渥,且聯賽水平不俗。
或者去美國讀大學打NCAA,全額獎學金覆蓋學費生活費,還可通過商業代言(NIL)賺取可觀收入,學業和事業兩不誤,張鎮麟就是這么走出來的。
但錢可以再掙,但21歲的黃金成長期,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如何最大化自己的成長價值,才是這場抉擇的核心,三條路,代表著三種完全不同的成長模型。
發展聯盟是“野蠻生長”,這里充滿了被NBA淘汰或渴望進入NBA的“野獸”,對抗強度和競爭壓力拉滿,在這里活下來,就能練出一身鋼筋鐵骨,但成長環境粗糲,沒人會為你精雕細琢。
NCAA則是“溫室栽培”。頂級的教練團隊,科學的訓練體系,能系統性地打磨技術、培養球商,但舒適區待久了,未來轉向職業賽場時,能否立刻適應叢林法則,要打上一個問號。
NBL像一個折中選項,既有職業聯賽的強度,又能獲得核心戰術地位,是一種相對穩健的“練級”方式。
留在CBA,同樣要面對后衛線上日益激烈的“內卷”,走出去,本身就是為了打破成長的瓶頸,選哪條路,賭的是哪種環境更能催生出一個更好的林葳。
一個選擇可能決定他的職業生涯
林葳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身后,站著一排排前輩的影子,丁彥雨航的傷病,周琦在澳洲的重生,張鎮麟的學院之路,這些活生生的案例,是地圖,也是警示牌,清晰地標注著每一條路的利弊得失。
幸運的是,林葳所處的環境,比前輩們要好一些,當他做出留洋決定時,母隊南京同曦俱樂部用“廈門季風”、“秦淮河水”這樣充滿文采的詞句公開送上祝福。
這種開明的態度和鼎力支持,與當年某些俱樂部在球員留洋問題上的曖昧與掣肘,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份來自大后方的支持,是他行囊里最寶貴的一塊精神砝碼。
如今,球已傳到了林葳自己手上,八月底前,他必須做出決定,這個決定,將定義他未來幾年的職業軌跡,甚至可能影響下一代中國球員對海外的想象。
參考資料
南方網2025-07-09《繼續追夢!中國球員林葳在NBA下屬聯賽選秀中被選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