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相由心生”,一個人心里裝著什么,臉上多半能瞧出幾分。可甘肅天水有個幼兒園園長,偏把這說法給打破了——園長李慧芳長了張一看就讓人踏實的臉,慈眉善目的,像街坊里最熱心的阿姨,辦幼兒園、做公益,誰見了都得夸句“好人”。可就是這張讓人信任的臉,背后藏著的事,能讓做父母的后背發涼。
早先在天水教育圈,李慧芳算是個“勵志標桿”。辦公室墻上貼滿了獎狀,“愛心媽媽”“三八紅旗手”之類的,紅燦燦的一片,不知情的人瞅著,保準覺得這是個把心思全放孩子身上的好園長。鏡頭里的她也確實像那么回事:去農村看貧困女孩,特意蹲下來握手遞東西,笑得一臉親切;開座談會時聊“女人要自強”,說得頭頭是道,在當地誰提起她,都得豎個大拇指。
可這些光鮮,細琢磨起來全是破綻。就說她去農村慰問那次,寒冬臘月天,甘肅那地方能凍得人縮脖子,她就穿件毛呢大衣,里面頂多兩件衣裳,站在戶外哪撐得住?后來有家長吐槽,她帶著記者去,半小時就走了,送的東西還是村委會提前備好的,說白了就是拍張照走個過場。她那幼兒園收費比周邊貴三倍,家長們愿意掏這錢,全憑她那張“靠譜”的臉——常站在門口跟孩子打招呼,看著特親切。可幼兒園老師偷偷說,她平時很少進教室,進一次準是要拍照做招生簡章,算招生提成的,所謂的“好園長”,全是擺拍出來的。
更嚇人的還在后頭。幼兒園嘴上說用的是最好的食材,實際上為了省錢多賺錢,李慧芳竟讓后廚用工業染料做吃的。那些三四歲的孩子,身體還沒長好,哪經得住這東西?沒多久,孩子們開始喊肚子疼,牙齒發黑,脾氣也變得暴躁,查來查去,竟是血鉛超標。
出事了,李慧芳還嘴硬:“不就超標一點嗎?孩子身體好,排一排就沒事。”直到警察帶著搜查令上門,她脖子上還掛著“愛心媽媽”的徽章,這嘴臉,誰看了不氣?
可這事遠沒這么簡單。家長們一開始帶孩子去天水當地醫院查,結果說“一切正常”;轉頭去外地醫院一查,鉛含量超標20倍!醫生說,三歲前鉛中毒,對智力和身高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以前能背20首唐詩的孩子,現在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全。
這下網友們炸開了鍋。有人直接喊:“嚴查李慧芳背后的利益鏈,嚴查天水市的腐敗現象!”還有人想起舊賬:“零幾年天水好像也有集體鉛中毒,后來壓下去了,這次怕不是又有背鍋的?”
更多人盯著醫院和監管部門不放。“重點查保護傘,查醫院才對!”“當地醫院出的報告經不起檢驗,一個幼兒園園長有這么大能耐?”有家長算過賬,按規定幼兒園食品安全每月至少查一次,半年需要查6次,可這半年愣是沒一個部門上報,“難道真像網友說的,在給投毒者打掩護?”
也有人琢磨里頭的蹊蹺:“幼兒園食堂又不用靠顏色招攬生意,為啥非要加色素?還用工業染料?省錢也不是這么省的啊。”更有人發現,不光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廚師也鉛超標,“總不能是自己給自己下毒吧?這里頭肯定有問題。”
議論里還帶著無奈和痛心。“想到了當年大頭娃娃,怎么就不長記性?”“食品安全學日本不行嗎?”“資本滲透教育,馬克思早說過,300%的利潤就敢犯法,有些產業真得需要限制資本了。”有人翻出她滿墻的獎狀,嘲諷道:“頒獎的不尷尬嗎?許家印當年不也掛滿獎章?”
還有人直指根源:“監管部門集體失職!不把他們飯碗砸了,以后還得出事。”“比投毒更可惡的是當地處理這事的態度,欲蓋彌彰。”
說到底,孩子們是每個家庭的命根子,是真金白銀捧在手心里的寶貝。李慧芳這張“國泰民安”的臉下,藏著的是對孩子的狠辣,對名利的貪婪。可更讓人不安的是,從工業染料進廚房,到孩子中毒,再到醫院出的報告不實,這一整條鏈上的漏洞,到底是怎么來的?
滿墻的獎狀成了笑話,“愛心媽媽”的徽章成了諷刺。但比起這些,更該追問的是:那些本該保護孩子的監管環節,為何成了擺設?那些蓋著公章的檢測報告,為何成了糊弄人的廢紙?這事不能只抓一個李慧芳就完,得把背后的窟窿堵上,不然今天是天水的孩子,明天可能是別處的孩子,誰能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