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中歐建交50年之際,為展現中方誠意,王毅外長應歐盟邀請千里迢迢遠赴歐洲開啟了一周訪問。
期間,外長開門見山的說到,中國與美國在發展道路、制度模式等方面存在本質區別,因此不應認為中國會復制或鏡像美國的發展路徑。雖然中歐雙方在歷史文化傳統、核心價值體系上存在顯著差異,但是雙方不應僅因這些差異就將彼此定位為戰略對手,更不應因具體議題上的分歧而采取對抗性姿態。當前歐洲面臨的各類挑戰,其根源既非源自歷史上的中國,也不存在于當下的中歐互動,更不會指向未來的合作前景。
因此,中方期待歐方能夠構建基于事實的客觀對華認知框架,制定具有建設性、務實性且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對華政策。
可以說,外長誠意滿滿,就是為了能點醒迷途中的歐盟,要知道外長訪歐期間,正值特朗普對等關稅“最后期限”逼近。
然而沒想到的是,外長剛返回北京,馮德萊恩以及馬克龍就變了一副嘴臉。
先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期間,針對中國對俄政策立場以及中歐貿易相關政策,拋出了一系列缺乏事實依據的不當論調。
她罔顧事實,惡意污蔑中方,宣稱中國堅定地支持俄羅斯,并惡意歪曲,稱中國實際上正在為俄羅斯的戰時經濟提供實質性支持。她著重強調,中國未來如何與所謂“俄烏沖突中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保持關聯及互動,將成為左右未來中歐關系發展走向的核心要素。
除此之外,她還在毫無確鑿證據支撐的情況下,指責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帶有補貼性質的過剩產能”,同時抨擊中國所推行的稀土管制政策,聲稱該政策對歐洲的制造商造成了不利影響與負面沖擊。
可以說,馮德萊恩對中國的惡意那是實實在在的。
但是作為歐盟委員會主席,能如此表態,屬實讓人大跌眼鏡。
中國與俄羅斯正常的貿易往來,歐盟管得著嗎?再說俄烏沖突的導火索,不就是北約食言,向東擴,此后還多次支持烏克蘭,才使得這場實力懸殊的沖突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如今,特朗普不想把美國重心放在烏克蘭身上了,歐盟開始急了,就多次污蔑中國支持俄羅斯,要是中國真的支持俄羅斯,結局耿爽早就說了,就不會是如今這樣的畫面了。
其次,在貿易問題上,馮德萊恩又炒作中國補貼中企,往歐洲傾銷過剩產能,然而事實上,歐盟自身持續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通過提供巨額補貼的方式對歐洲企業予以扶持,甚至明確提出在采購環節優先選擇歐洲產品。據相關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歐盟實際發放的補貼金額已超過3000億歐元。
由此可見,歐盟所宣稱的所謂“產能過剩”問題,實則是擔憂自身產業競爭力下滑以及市場占有率降低,進而以此作為借口,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舉措。
從本質上看,并非產能出現過剩局面,而是歐盟內心充滿焦慮。
另外,關于中國的稀土管制措施,中方早已明確表明立場,強調該舉措符合國際通行慣例。不僅如此,中國還為向歐盟展現友好態度與合作誠意,專門為稀土出口申請開設了綠色通道。
可以說,中國已經仁至義盡,然而歐盟卻屢屢辜負中國好意,馮德萊恩更是炒作中國將“稀土武器化”。
或許是中國笑臉給的太多,讓歐盟認為中美關稅戰的背景下,中國會無限容忍歐盟。
馬克龍更是在英國議會上表示,他不會將中美劃等號,美國是“強大的盟友”,而中國則是“挑戰者”。
要知道法國自詡歐盟的“領頭羊”,法國外長表示要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貿易壁壘,而馬克龍則直截了當的表示中國是挑戰者,美國是盟友,就足以表明了歐盟的態度。
實際上,歐盟針對中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中方很快也會發起精準反擊,比如對歐盟的豬肉、白蘭地展開反傾銷調查,對歐盟部分乳制品發起發補貼調查,而在近日還宣布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對等反制措施。
但中國一直保持著克制,就是想讓歐盟明白特朗普關稅大棒的逼迫下,中國可以是歐盟的另一個選擇。
然而,歐盟卻想站著把飯要了,另一邊又對美國妥協。
不免讓人大跌眼鏡,馬克龍說英法要共同守護二戰后的世界秩序,那么沒有人比英法甚至歐盟清楚,談判靠的是國家實力。
既然歐盟如此硬氣,那么中國也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稀土嚴格管制起來,其他領域也采取對等反制措施,讓歐盟認清現實到底是什么樣的。#頭條深一度頻道上線#
信息來源:《馬克龍放言擺脫對中美“過度依賴”,還扯上“子孫后代”》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