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記得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不會錯過。
來源:內容來自nbcnews。
Nvidia 是第一家估值達到 4 萬億美元的公司。
該芯片制造商的股價周三一度上漲 2.5%,超過了蘋果在 2024 年 12 月創下的先前市值紀錄(3.9 萬億美元)。這家人工智能巨頭的股價隨后收于 162.88 美元,公司市值縮水至 3.97 萬億美元。
英偉達股價已從 4 月 4 日的低點上漲逾 70%,當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宣布征收全球關稅,導致全球股市受到重創。
科技分析師丹·艾夫斯稱周三的里程碑是“美國科技行業的重大歷史時刻”。
這一創紀錄的價值正值OpenAI、亞馬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競相投入數千億美元建設大型數據中心,以推動人工智能革命之際。所有這些公司都在使用英偉達芯片來支持其服務,盡管有些公司也在開發自己的芯片。根據彭博社匯編的分析師平均預測,這些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個財年將投入約 35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高于本財年的 3100 億美元。這些公司貢獻了英偉達 40% 以上的收入。
僅在2025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就報告其收入飆升約70%,達到440多億美元。英偉達表示,預計本季度銷售額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450億美元。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客戶投資組合經理 Brian Mulberry 表示:“顯然,市場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巨大。”他還補充說,英偉達的產品是人工智能邁向下一階段所必需的,而自 4 月份以來的快速反彈已使市場重新關注人工智能。“這 90 天的表現相當出色。這一點毋庸置疑。”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 5 月份的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者:“全球對 Nvidia 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需求非常強勁。”
得益于這一爆炸式增長,英偉達股價今年已飆升近20%。過去五年,其股價也上漲了1500%。這也使得英偉達在6月中旬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兩年多前,英偉達的市值僅為 5000 億美元。2023 年 6 月,該公司市值突破 1 萬億美元,到 2024 年 2 月又翻了一番。上個月,該公司市值突破 3 萬億美元。目前,排名落后于 Nvidia 和微軟的是蘋果(3.15 萬億美元)、亞馬遜(2.36 萬億美元)、Alphabet(2.15 萬億美元)和 Meta Platforms(1.84 萬億美元)。
盡管如此,英偉達仍面臨諸多挑戰。4月初,由于對特朗普全球關稅的擔憂,全球市場暴跌,該公司披露,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的出口限制將使其損失高達 55 億美元。最終,英偉達不得不承擔其中的大部分損失,三個月內損失高達 45 億美元。
黃當時表示:“價值 500 億美元的中國市場實際上對美國產業關閉了。”
在最近一個季度,英偉達克服了關稅引發的動蕩,在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實現了又一個季度的強勁增長。
英偉達當季盈利188億美元(約合160億歐元),合每股收益76美分,較去年同期增長26%。營收較上年同期飆升69%,達到441億美元(約合376億歐元)。若非因美國政府限制英偉達向中國銷售芯片而計入的45億美元(約合38億歐元)費用,英偉達的每股收益將達到96美分,遠高于分析師預期的每股73美分。
在經歷了2025年上半年的動蕩之后,投資者紛紛重返人工智能領域。今年1月,DeepSeek的出現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領域巨額支出即將縮減的擔憂,導致英偉達和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股價暴跌。4月份,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威脅加劇了人們對全球宏觀經濟背景的擔憂,并引發了進一步的拋售。投資者通常會在英偉達股價下跌時迅速買入,但今年他們卻紛紛拋售了漲幅最大的股票,轉而投資防御性板塊。
英偉達股價在5月份再次飆升,此前貿易談判的進展鼓舞了投資者,在財報顯示其主要客戶的支出正在全力推進后,他們重新轉向風險較高的資產。這家芯片制造商在月底公布的財報鞏固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對全球行業趨勢的評論也起到了同樣的作用。
這位科技巨頭CEO贏得了一大批狂熱粉絲,并成為人工智能領域以及英偉達核心角色的全球外交官。僅在過去的幾個月里,黃仁勛就多次前往特朗普位于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面。此外,他還在柏林會見了德國總理、歐盟委員會高層領導人以及中國高官。
Mahoney Asset Management 總裁 Ken Mahoney 表示,下一個可能推動英偉達股價進一步上漲的催化劑是即將到來的財報季。
“我們將拭目以待的是,該公司是否會像往常一樣,超越預期并上調業績指引,”他說道。他還補充道,英偉達的估值目前也低于其十年平均水平,這表明仍有上漲空間。該股的預期市盈率約為 33 倍。
Mahoney表示:“考慮到他們的營收增長,你其實并不會覺得它那么貴。實際上,努力跟上盈利增長的步伐,這筆交易是值得的。”
華爾街長期以來一直看好該公司,彭博追蹤的近90%的分析師給予了該公司相當于“買入”的評級。此外,分析師的平均目標價預計未來12個月該公司股價將上漲略高于6%。
市值接近英偉達4萬億美元的公司屈指可數。微軟的估值約為3.7萬億美元,而蘋果公司的估值則高達3.1萬億美元。
蘋果在2022年初首次觸及3萬億美元的市值,成為首家實現這一目標的公司。當時,這家芯片制造商的市值約為7500億美元,這體現了英偉達歷史性反彈的迅猛。蘋果直到2023年年中才收盤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而當時英偉達的市值約為1萬億美元。
瑞銀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布萊恩·布埃特爾表示,自這一里程碑以來,蘋果股價基本處于區間波動,這表明即使是交易員們青睞的股票,其市值也可能出現逆轉。
“投資者看好幾只股票是很常見的,當它們表現良好時,這當然很好,但人們需要注意,情況也可能出現逆轉,”他說道。“當動量股下跌時,尤其是當它們在指數中如此具有影響力時,就會成為風險和波動的真正驅動因素。”
Alphabet和亞馬遜的市值均突破2萬億美元,而Meta則位列萬億美元俱樂部的美國成員之列。特斯拉公司一直是會員,但目前的交易價格低于門檻。
https://www.nbcnews.com/business/business-news/nvidia-becomes-first-company-worth-4-trillion-what-to-know-rcna217721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90期內容,歡迎關注。
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小號防走丟
求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