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看不到舞臺的“氛圍票”,你愿意花500塊買嗎?
別說你不信,2025年了,周杰倫演唱會就真把這票賣出去了。
坐在舞臺兩側,或者更遠的“山頂位”,只能拿望遠鏡看看大屏幕,甚至還有設備遮擋。唱什么、跳什么,舞美到底啥樣,自己一概不知,全靠一塊屏幕“腦補全程”。
這不是花錢買體驗,這是花錢“想象”。
演唱會變“看電視”,周杰倫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次出事的,是廈門站。就在7月8日,周杰倫2025年世界巡演的票第三次開售,除了正常內場票和看臺票,還赫然多了兩個類型:
一個是“舞臺兩側視線不良票”,900元。
另一個是“特價大屏觀演票”,500元。
重要的是——一經售出,概不退換。
一時間,網友炸鍋。微博、抖音、小紅書全是罵聲,“這票是賣給誰看的?”“就這位置,還好意思賣錢?”
評論區最扎心的一句,是這么說的:
“用看臺的價格,買到了直播的體驗。”
這哪是演唱會啊,分明是花錢進場看投影儀。
而且可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早在今年4月,周杰倫南寧場就搞過一樣的“大屏票”,售價460塊。盡管那時候已經被網友吐槽“太離譜”,但這次又來了,還漲價了。
為什么?因為買的人太多了,哪怕是“殘次票”,也照樣供不應求。
說白了,主辦方就是吃準了粉絲舍得花錢,才敢這么“明碼搶錢”。
畢竟是周杰倫,他的影響力擺在那里。票好不好,位子遠不遠,粉絲都愿意買單。他們不是沖著舞臺去的,是沖著“我也在現場”這份參與感。
可這種“信仰消費”,也該有點底線不是?
這不,中國青年報都看不下去了,直接點名:“500元氛圍票不能退,合法嗎?”
這兩個問號,問出了太多人的心聲。
你說視線不良,行,那就說明白。你說設備遮擋,行,那就標清楚。可是現在呢,票是照賣,價還不低,買完一律不退,主辦方卻一副“你愛買不買”的態度。
甚至連安全問題都讓人捏一把汗。
有網友吐槽,舞臺邊角、設備旁、控制臺后面,只要能塞人,全都不放過。一個大型演唱會,現場幾萬人,進出通道本就緊張,這些邊邊角角的座位真能保安全?
粉絲花錢追星,不是來體驗“人擠人”“看不到”“聽不清”的。
再說了,所謂的“原價”買票,根本就是奢望。
別說你搶過票,黃牛早就盯上了。據爆料,之前周杰倫在臺北的演唱會,原價6888新臺幣的票,黃牛炒到30萬新臺幣,一張票漲了將近五倍。
但問題是,還是有人買。
你說黃牛可惡,那主辦方就沒責任嗎?實名制、技術反作弊、預售策略,這些不去完善,反而放大“次級票”的銷量,把場地壓榨到極致,這不是飲鴆止渴嗎?
很多粉絲也不是沒良知,他們清楚這個局。
有人說,“主辦方這么搞,遲早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也有人說,“你覺得不值就別買,反正周杰倫不缺你一個。”
還有人感慨,“寧愿進去站著看,也想在現場聽他唱一句《七里香》。”
是的,粉絲是愿打愿挨,可不代表你能沒底線地收割。
我們理解,開一場演唱會成本高、流程復雜,哪怕是頂級歌手,也有盈虧。但這不是拿“情懷”當借口糊弄粉絲的理由。
一場演唱會,不是賣門票那么簡單,是一場集體情緒的交匯,是一代人青春的記憶重現。你不去尊重它,最終透支的不是粉絲的錢包,而是他們的耐心與熱情。
最后一句話送給主辦方——再牛的歌手,也怕粉絲寒心。
如果有一天,連最忠實的歌迷都對“演唱會”這三個字感到疲憊了,那損失的,不止是一場票房那么簡單。
你怎么看這事?歡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免責聲明:本文所用資料、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社會熱點事件和娛樂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如有版權或內容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感謝理解與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贊、評論、轉發,你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