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锃亮的剪刀在指間靈活翻飛,不一會兒就為老人剪出清爽利落的發型;一雙巧手輕柔拂過腳背,帶走積攢多日的疲憊;一件件略顯陳舊的衣物經過專業護理,重新煥發出整潔如新的模樣……
近日,江寧路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三樓暖意融融,一場“匠心服務?樂享生活”社區便民服務商戶技能展示活動在此熱鬧上演,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感受到了專業服務帶來的舒心與便捷。
便民小店融入社區肌理
多年來,江寧路街道始終致力于織密便民服務網絡。從穿街走巷的維修師傅、手藝精湛的理發匠人,到體貼入微的扦腳技師……早已成為社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服務“小店”,如同毛細血管般融入社區肌理,默默守護著居民的日常生活。
為了讓這些日常點滴的匠心被更多人看見、認可,進一步提升“家門口的優質服務”,街道聚焦與老年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的“理發”“扦腳”“洗衣”三類服務,首次邀請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備案的優質商戶,共同參與此次技能展示活動。
“這次活動搭建了一個雙向賦能、多方共贏的平臺。”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為長期耕耘在社區養老一線的便民服務商戶提供了集中展示和技能切磋的機會;另一方面,通過篩選與反饋機制,能全面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讓居民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小紅花里的雙向奔赴
活動現場,各位手藝人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將專業的服務流程變成了一場溫情流動的展示。
理發師傅手腕翻飛,不一會兒就為老人理出精神抖擻的新發型;扦腳技師動作輕柔,耐心細致地為老人處理腳部問題;洗衣商家則細致講解衣物護理知識,幫居民解決了不少衣物護理難題。
社區的長者們化身評審團,在熱情體驗服務后鄭重打分,發表他們最真實的評價。不少老人還將代表滿意的小紅花貼在商家海報上,表達著對商家的信任與贊許。這朵小小的紅花,不僅凝聚著對商家精進服務的期望,更是居民滿意度的真實映射。
“以前在別處扦腳總不太放心,今天的師傅手法專業,消毒也到位,還跟我聊家常,老開心了。”一位老人由衷地稱贊道。
“這次活動真是太好了!”文斌扦腳店的姜師傅高興地說,“活動后,有好幾位體驗過的老人直接說以后就定點來找我,謝謝阿姨爺叔的認可,我以后要把手藝練得更精,服務做得更細,讓社區的長輩們在家門口就真正放心、舒心!”
嚴選機制下的服務溫度
小紅花的背后,是社區嚴選保障的用心。為了讓長輩們享受放心、安心的服務,工作人員早早便開始行動。
通過前期深入走訪,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的各類便民服務商戶進行全面摸排,了解他們的服務質量、口碑等情況。然后,成立3人小組對商戶資質逐一審查,營業執照、環境衛生、員工資質等核心項悉數核查,校準評分。只有通過嚴格審查的商戶,才有機會參與此次活動。
現場,各商戶也一絲不茍地執行服務標準化流程。這種嚴格,換來了老人們的踏實。張阿姨摸著剛理好的短發,笑得舒展:“以前總擔心外面理發不夠貼心,家門口這些店鋪都是社區‘摸底’后才推薦,心里踏實多啦,服務好,還離得近!”
活動當天啟動的“守護失能老人的尊嚴”項目,更顯社區服務的深層關懷,20份護理用品(紙尿褲、拉拉褲、護理墊)被送到轄區困難老人手中。
江寧路街道的這場活動,更像一個切片,展現著城市便民服務的新可能。當理發椅搬到社區中心,當扦腳攤走進綜合服務樓,這些看似微小的變化,實則是對“養老”二字的重新詮釋——它不該是遙遠的機構里冰冷的流程,而應是家門口觸手可及的溫暖。
江寧路街道表示,后續還將持續圍繞社區居家養老的核心需求,陸續拓展搭建更多元化的展示交流平臺。重點關注如家政服務、適老化改造等與長者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領域,為商戶賦能、為社區長者謀利。
記者:陳潔
編輯:史笑雨、任映蓉(實習)
資料:江寧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