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一場位于華盛頓特區五角大樓會議室的美英防務對話,將“印太”三字推向國際輿論風暴的中心。一個極短的停頓后,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以一句“你們現在撤回還來得及”,讓英國國防團隊徹底沉默。IISS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印太軍事支出增幅全球第一,但美國盟友間的信任感卻跌至十年新低。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原定駛向西太平洋的部署計劃,在這一刻被按下暫停鍵。
五角大樓會議桌前的靜默
2025年6月的這場會議被外界稱為“外交冷浪”。英國代表團此次訪美,核心議題就是推進皇家海軍新一輪印太部署。英國國防團隊帶著詳細的行動計劃、聯合演習清單、航母編隊駛入南海的細節方案,滿懷期待地希望能獲得美國最高層的背書。
英國國防大臣的隨行顧問透露,會議伊始,氣氛并未異常。美國團隊照例表達了對英方行動的“理解支持”,但當英方詳細闡述航母部署路線及多國停靠計劃時,場面驟然轉變。科爾比突然中斷發言,直接質問:“你們現在撤回決定還來得及嗎?”他補充:“我們不希望你們在那里。”
這一瞬間,英國團隊面面相覷。會場短暫靜默后,英方試圖再次向美方解釋部署的意義和對盟友團結的象征作用,但美國代表明確表示,當前亞太局勢下,美方不希望看到歐洲盟友“介入印太地區敏感事務”。
BBC、金融時報等多家英國主流媒體第一時間報道此事。英國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質疑美國的盟友承諾。倫敦金融城分析師稱,英美間的軍事合作信任度遭遇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波動。
會議結束僅數小時,英國內閣召開緊急閉門會議,討論是否需要整體調整英國“全球英國”戰略。國防部官員對媒體坦言,過去五年英國為強化印太存在投入大量資源,但被美國一紙否決,戰略前景變得異常復雜。
孤立主義回流,美防務戰略生變
五角大樓對英國航母部署的態度轉變并非孤例。2025年上半年,五角大樓多次調整對盟友的政策取向。最新權威數據顯示,美國國防預算同比增長2.3%,但實際用于海外兵力維持與支持的資金比例卻在持續下降。
埃爾布里奇·科爾比自2025年3月出任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副部長以來,提出多項“美國優先”新政。他在公開場合屢次強調,美國應優先保障本土利益,要求盟友承擔更多責任。五角大樓內部人士分析,科爾比的政策主張導致美國在多個敏感議題上減少直接介入傾向。
4月,美國防部宣布暫停向烏克蘭提供部分防空導彈和高精度武器,理由為“本國庫存壓力過大”。美國國會山多位議員對該決策表達擔憂。特朗普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表示,他本人并未知曉這項決定,并要求國防部盡快恢復對烏援助。五角大樓發言人則堅持稱,所有決策均以美國國家安全為最高標準。
與此同時,美國對盟友的防務投入要求顯著提高。5月,科爾比向日本政府提出,將防務開支目標由GDP的3%提升至5%。日本內閣專門召開會議評估影響,有分析稱戰后日本國防預算首次面臨如此高壓。日本首相石破茂對此表達極大不滿,日美“2+2”高層會談被迫取消。日本最大在野黨質疑美國政策“缺乏可預測性”,要求政府重新評估美日同盟基礎。
AUKUS(美英澳安全合作協議)同樣成為焦點。6月11日,美國防部突然宣布對該協議進行全面評估。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就此致電白宮尋求解釋。美國國務院內部郵件曝光后顯示,國務院、五角大樓、國家安全委員會三方協調機制存在“明顯斷層”。白宮新聞發言人對外回應稱,所有評估均為“定期戰略回顧”,但澳英兩國依然憂心忡忡。
印太軍備競賽升溫,棋局變幻莫測
2025年,印太地區安全格局加速重組。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6月發布的全球軍費報告指出,亞太各國軍費年增速達7.9%,遠高于全球平均。中國、印度、澳大利亞、韓國、越南等國均加快海空力量現代化進程。中國解放軍在南海、東海和臺灣附近的演訓頻率創歷史新高。
英國原計劃通過航母部署強化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的影響力。倫敦原本希望通過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聯合軍演,向外界展現“全球英國”的新戰略定位。2025年5月,英國議會剛剛通過一項新預算,專門用于支持亞太遠洋行動。海軍專家指出,英國航母編隊具備較強的遠程打擊能力,原本有望在東亞海域形成“戰略支點效應”。
美國的態度逆轉,使英國戰略目標遭遇重大阻力。美國軍方內部部分聲音認為,當前印太局勢高度敏感,歐洲盟友的介入可能令局勢復雜化。美軍印太司令部匿名官員在接受《軍事時報》采訪時表示,過多外部力量的進入,可能引發區域安全困境升級。
中國外交部近期多次公開表示,反對域外勢力在亞太制造緊張。中國媒體評價,英國航母部署叫停,是美國“戰略收縮”與“區域再平衡”的直接體現。日本防衛省則對美國的態度變化表達不安,擔憂印太安全結構失衡。
盟友關系裂痕加深,全球安全責任博弈升級
美英防務摩擦只是冰山一角。2025年上半年以來,美國在多個方向上要求盟友提升“自我承擔”。德國、法國等歐洲核心國家被要求增加軍費,并在烏克蘭危機、非洲反恐等領域承擔更多責任。北約秘書長公開表示,盟友“分擔機制”將成為下階段改革重點。
英國國防部一份內部報告顯示,2025年英國防務預算首次突破700億英鎊,增長幅度達12.7%,創下冷戰后新高。亞太方向的投入已成為國防預算增長主動力之一。英媒梳理過去五年數據發現,英國“全球英國”政策的亞太投入已占新投資的近三成,但此次航母部署被美國叫停,國會質疑聲驟然升溫。
美國國防部最新發布的《2025國防戰略回顧》提出,未來五年內美軍海外常駐兵力將適度縮減,重點資源向本土和關鍵前沿區域集中。報告特別強調,盟友“自主防衛能力提升”是美國未來安全戰略的“核心支柱”。
美國國內對于盟友政策的分歧也日益明顯。共和黨鷹派批評科爾比及國防部“過度強調自保”,擔心削弱美國的戰略主導權。民主黨部分議員則認為,美方做法有助于降低海外消耗,但風險不可忽視。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份調研指出,2025年美國公眾對海外軍事干預的支持率降至歷史新低,71%的受訪者支持“讓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責任”。
臺灣問題與美亞安全承諾新變數
臺灣問題成為美亞安全承諾又一變數。2025年3月,科爾比在國會提名聽證會上明確表示,臺灣并非美國“生死攸關”利益。美國不應輕率作出“保衛臺灣”的承諾,理由是成本遠超可控范圍,且易引發與中國大陸的直接沖突和地區整體風險升級。
這一表態在國際安全界引發廣泛討論。“美國全球領導力項目”(USGLP)6月發布的民調顯示,僅有42%的美國民眾支持為臺灣提供直接軍事干預,比2022年同期下降近13個百分點。日本、澳大利亞等美亞盟友擔憂美國對臺安全承諾的穩定性,韓國國會安全委員會一位議員指出,地區國家不得不重新評估自身戰略自主性。
中國大陸官媒則解讀為“美國亞太戰略收縮信號”,進一步鼓勵區域國家加強自我防御。臺灣地區防務部門對此保持低調,臺北智庫普遍認為美方政策正趨于“風險控制優先”。
多邊安全結構調整,全球焦慮升溫
印太地區的多邊安全結構正在被迫調整。AUKUS評估風波同樣攪動多國關系。6月以來,澳大利亞國內圍繞潛艇采購項目的爭議不斷升溫。工黨議員批評美方“朝令夕改”,要求堪培拉強化獨立研發能力。英國媒體認為,AUKUS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三邊合作恐進入“冷靜期”。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也對區域安全格局表達關切。新加坡國防部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公開表示,域外大國的戰略反復,令地區國家難以作出長期安全部署。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呼吁加強本土防務合作,以應對潛在威脅。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最新安理會報告中警告,全球安全責任分擔機制正面臨“系統性調整期”,各主要大國的戰略意圖和政策走向,將直接影響未來十年全球安全穩定。
英美關系新考驗,西方同盟結構動蕩
英國航母部署被叫停事件,不僅考驗著英美傳統同盟,也為西方防務結構帶來新變量。英國議會國防委員會呼吁政府重新評估與美國的聯合軍事行動規則。國防部內部文件顯示,英國未來或將加大與歐洲伙伴的聯合演習頻率,強化獨立作戰能力。
法國總統馬赫隆在6月的歐盟防務部長級會議上明確表示,歐洲國家必須“未雨綢繆”,構建更有彈性的安全體系。德國聯邦議院防務委員會也呼吁,歐洲不應完全依賴美國“安全傘”。
美國學界對英美同盟的未來持多元觀點。哈佛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6月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短期內英美戰略合作不會解體,但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在全球安全事務中“自轉速度”明顯加快,未來可能出現“多極化安全協調”新格局。
參考資料:他當面叫停英軍航母部署,英方震驚
2025-07-09 23:58·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