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7月9日展開,計劃進行10天9夜、24小時的連續操演。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8日表示,“漢光”演習不過是民進黨當局虛張聲勢、自欺欺人的把戲,企圖將臺灣老百姓綁上“臺獨”戰車,為一黨之私害臺毀臺。
一路演練到城鎮戰
臺灣“中央社”9日稱,“漢光41”號實兵演習當天登場,首日演練“敵軍”對臺遂行“灰色地帶襲擾”,臺海軍船艦完成整備并緊急出港;地面部隊則主要為應對預防“敵軍”以民兵船、海警等方式“由演轉戰”;臺海軍機動雷達及導彈車組機動前往各自的戰術位置實施待命接戰。另外,特定單位前推部署至港口、油水電等關鍵基礎設施,確保社會機能維持正常運作,同時工兵部隊在易于登陸的“紅色海灘”進行工事阻絕架設。
報道稱,今年“漢光41”號實兵操演將從9日持續到18日,過往實兵天數多為5天4夜,今年因“敵情威脅嚴峻”,延長至10天9夜,并實施所謂“無劇本、不間斷”的連續演練,“被稱為是史上最長的漢光”。而有別于往年“漢光”期間均有大致固定的進程,例如依序為“戰力保存、應急作戰、整體防空、聯合截擊作戰”等,今年因天數拉長,“演習過程將盡可能趨近真實狀況”。
臺灣《中國時報》稱,過去“漢光”演習只打到“灘岸殲敵”就結束,今年則延伸到灘岸演練,再一路演練到城鎮戰。此外,今年“漢光”有多項新式裝備首次參演,包括“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陸射“劍2”防空導彈、TOW-2B反坦克導彈及各型無人機等。而M1A2T坦克由于尚未完成成軍程序,因此不參與本次“漢光”演習,但10日的戰車炮射擊訓練將公開進行,內容涵蓋靜(車)對靜(靶)、靜對動與動對靜等課目。臺“國防部”規劃在網上直播這項火力展示,被批又在作秀。
四個重點
英國廣播公司(BBC)總結了臺軍今年“漢光”演習的四個重點。第一個是“史上最長漢光”,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稱,無論是操演強度還是動員規模,都顯示賴清德當局已將大陸對臺攻擊方式重新定義,臺灣防務的戰略思維也從“立即備戰”轉型為“持續應戰”。
第二個重點是納入“灰色作戰戰備”。臺灣《聯合報》9日稱,依預定時程,9日—11日為“漢光”演習的“常態危機處理階段”,針對所謂“灰色地帶襲擾”進行二級、一級加強戒備;12日為“備戰部署階段”,將進行一連串戰力保存等行動;13日起到18日進入“全面作戰階段”。
第三個重點為今年“漢光”動員最多后備軍人,達到2.2萬人,比去年增加50%。而2023年之前大多為數百至數千人,且以連、營級為主,今年則首次以旅級規模動員。其中,臺陸軍第206旅已于7月5日起全旅召集,進行“臨戰訓練”與整體戰力評估。此外,臺灣北部戰略要地“大臺北防衛鐵三角”(八里、臺北港、淡水河口)也納入重點演練,并強化對重要橋梁與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演練,其中在萬板大橋將首次進行橋梁全線封鎖。
報道總結的第四個重點為“城鎮韌性演習”將超市作為避難所。臺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這次進一步假定進入‘城鎮作戰’或‘都會作戰’階段”。臺灣“中央社”稱,每年搭配“漢光”進行的防空“萬安”、民防“民安”演習,今年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防空演習于5日至18日采取“分區異時”方式實施,演練當日實施警報發放、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等,同時通過“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發送手機告警信息。據臺媒報道,“全聯福利中心”是島內規模最大的本土超市,這次在臺北、臺中和臺南將各選一家設有地下室的門市作為演習示范店,屆時民眾在這些門市聽到防空警報,將依照賣場人員引導避難,同時賣場員工也要演練緊急應變。
助攻罷免的工具
針對本次“漢光”的幾個變化,島內充滿質疑和不滿的聲音。在擴大動員規模方面,有退伍軍人表示,臺南“榮民之家”本來是當局贍養照顧榮民的場所,但一個多月前地下停車場便已清空,改為堆放活動病床柜、屏風等病房常見設備,原來是配合執行所謂“整合軍公民營醫療體系遂行戰傷醫療及傷員安置”任務。但無論是醫療物資整備、清點造冊搬運、預演排練還是缺失檢討,都需要抽調諸多人力,勢必壓縮并影響日常的工作服務流程,并降低照顧質量。該退伍軍人質問道,依據臺“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規定,療養院(所)及其他慈善機構使用必要之場所、建筑物及設備不得征購及征用,“榮家性質屬社福類長照機構,為何納編參與漢光演習?”
此外,對于民進黨當局規劃將全臺1.3萬家超商打造成“戰時樞紐”,前“立委”郭正亮質疑道,有人問“超商店員還要當通信兵、運輸兵、醫務兵,不知道在想什么”。他批評稱,臺灣如果真的進行“城鎮戰”,將“血流成河”。
“為軍人謀福,何不避戰”,《中國時報》刊登的一篇言論稱,賴清德近日不但向超商、量販店提“軍人節”祭出購物優惠,而且要求航空公司讓軍人搭機免費升艙,讓一些島內軍人頓感受寵若驚。但現在才這么重視軍人,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嗎?回首看兩岸局勢,兵兇戰危,賴清德不時以“抗中保臺”挑釁,對岸早已放棄對民進黨的幻想,屆時民進黨仰仗的只有臺軍,因此賴“大恩大德給的餡餅,絕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時勢所逼,恐黃鼠狼成分居多”。該評論認為,如不適時改善兩岸關系,歷歷在目的事難保不在臺灣發生,“我們忍心看臺灣會歷經如此這般重創?”賴清德兒孫都在美國,當然不會如臺灣所有孩子的母親,她們無時無刻不擔心自己的孩子,無端變成“炮灰”。
“交流與善意才能止戰”,《聯合報》以此為題刊登的一篇言論稱,蔡英文時期的防衛政策是“殲敵于岸灘”,所以要買地雷,把臺灣裝扮成為“刺猬島”。到賴清德時期又成了“城鎮保衛戰”,向美軍購的所謂“地表最強戰車”M1A2去年年底開始交貨,以后這些坦克就會流竄在臺灣城市,進行巷戰。接著“黑熊學院”要民眾學包扎、學急救、買1380元新臺幣的防災包。“天天有防空警報,家園成廢墟,年輕子弟戰死沙場,這是我們要的嗎?”
有臺媒分析稱,2024年賴清德當選后,臺灣政治呈現“朝小野大”的格局,導致行政與“立法”之間沖突頻繁,“立法院”改革法案、預算凍結、大罷免運動等事件,都反映民進黨與在野黨缺乏共識與協調空間。而今年時程拉長的“漢光”演習,也在當前政治氛圍下,遭質疑是為營造“抗中保臺”氛圍,被民進黨用作助攻7月26日“立委”罷免投票的工具。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8日下午正告民進黨當局,妄圖“以武謀獨”死路一條。針對賴清德“團結十講”第四講的防務問題,蔣斌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哪來的什么國防預算?賴清德歪曲歷史、偷換概念,用精心編織的謊言包裝其“臺獨”分裂圖謀,大肆渲染大陸威脅、制造安全焦慮、裹挾臺灣民意,妄圖將臺灣社會軍事化,把臺灣的未來鎖進外部干涉勢力的棋局。蔣斌表示,無論怎么演、用什么武器,都抵擋不住解放軍的反“獨”利劍,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