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南通這座“中國近代第一城”正以創新者的姿態,在人工智能產業賽道上加速奔跑。
6月28日下午,由南通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共同主辦的南通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暨產業創新發展活動在張謇企業家學院舉行。
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致辭,并與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省數據局副局長王萬軍等領導嘉賓共同見證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未來產業發展集團、張謇企業家學院數字經濟分院、智改數轉網聯成果轉化基地、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創新實踐基地等創新平臺揭牌成立。此舉標志著南通在貫徹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戰略部署、培育產業創新發展生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這場集結政產學研金服用的行業盛會,不僅展現了南通布局AI產業的系統思考,更揭示了這座城市如何依托雄厚的產業底蘊,在長三角AI產業版圖中構建自己的特色坐標。
為什么是南通?
——解碼AI產業布局的“南通根基”
當人工智能從技術概念走向產業實踐,落地場景與產業基礎成為決定區域競爭力的關鍵變量。南通選擇此時高舉高打人工智能產業大旗,絕非追逐風口的一時之舉,而是基于城市產業基因的戰略抉擇??v觀全球AI產業發展脈絡,成功者無不是將技術優勢與本地產業特色深度融合。南通深諳此道,其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有著深厚的“土壤根基”。
制造業底蘊提供豐富應用場景。作為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截至目前,南通全市累計培育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07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5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省級制造業領航企業6家,百億級以上制造業企業達15家。形成以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等6大重點產業集群、16條優勢產業鏈為核心的616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工業名城建設取得更多成效。2024年,南通全市GDP突破1.24萬億元,工業經濟總量位居江蘇前列。這種“厚實”的產業基底,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試驗場。正如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在致辭中指出的,南通已在“鋼鐵、船舶、紡織等重點行業形成一批典型應用場景”,這種“AI+特色產業”的路徑選擇,體現了南通對自身優勢的清醒認知。
數字基建構筑堅實技術底座。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離不開算力、算法、數據三大要素支撐。南通早在“十四五”規劃中就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列為重點工程,累計建成5G基站2.65萬座,實現全市域5G網絡信號全覆蓋,啟動建設全市首個智能算力中心。此次活動中發布的“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正是這一優勢的集中體現。
區位優勢打開資源整合空間。地處上?!?+8”大都市圈核心區域,南通享有“靠江靠??可虾!钡莫毺貐^位優勢。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北沿江高鐵等重大交通工程的推進,進一步縮短了南通與長三角創新高地的時空距離。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副總經理鄭明在活動中特別提到,聯盟成立將“進一步串聯長三角、珠三角優質資源”。這種開放協同的發展思路,使南通能夠跳出地域限制,在更大范圍內配置AI創新要素。
張謇精神注入創新文化基因。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的創新基因可追溯至張謇時代。張謇企業家學院的設立,正是對這種實業報國精神的傳承。此次活動中“張謇企業家學院數字經濟分院”的揭牌,標志著南通正將傳統實業精神與數字時代創新文化相融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千目在演講中特別指出,南通的實業傳統與數字創新的結合,能夠孕育出獨具特色的AI產業文化。
據相關報道,接下來,南通將大力集聚打造符合南通產業特色的行業大模型、垂直細分領域大模型及其應用,高端算力、推理算力為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這種產業積淀與創新活力的結合,構成了南通布局AI產業的底氣所在??梢钥闯觯贤ㄟx擇人工智能賽道,是“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戰略抉擇,是基于城市產業基因的必然選擇。
人工智能如何在南通發力?
——解析AI生態構建的“南通路徑”
產業聯盟揭牌、創新平臺啟動、應用場景發布......本次活動不僅是南通AI產業發展的宣言書,更是一份詳實的路線圖。南通沒有選擇面面俱到的跟隨策略,而是立足產業實際,構建了一套包含載體支撐、技術攻關、場景驅動、生態協同在內的特色發展體系,展現出清晰的“南通路徑”。
一是平臺矩陣構建創新載體?;顒蝇F場,一系列創新平臺的揭牌尤為引人注目:南通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匯聚了近80家成員單位;智改數轉網聯成果轉化基地和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創新實踐基地則分別聚焦技術轉化與場景孵化;未來產業發展集團圍繞產業數字化服務、科創研發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生態建設三個方向,聚焦智改數轉網聯、低空經濟、人工智能和城市算力底座、數據空間和數據要素、車聯網、新能源、智慧海洋等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形成立足南通、輻射長三角的技術創新和產業服務能力。這種“聯盟+集團+基地”的平臺架構,形成了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完整鏈條。
二是垂類模型深耕產業場景?;顒又邪l布的40個典型應用場景案例,覆蓋了船舶設計、紡織工藝優化等南通特色產業領域。這些案例印證了市長張彤所說的“加強垂類大模型研發與優秀行業大模型本地化接入訓練和商業化部署應用”的發展思路。
三是區域協同拓展發展空間。南通AI產業發展具有鮮明的開放特征。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執行會長范叢明在《深南聯動,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演講中透露,雙方將實現資本、技術、市場的優勢互補。這種跨區域合作模式,使南通能夠突破本地資源限制,在更大范圍內構建創新生態。
近期,南通推出《關于促進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目標到2027年,基本形成算力充裕、數據豐富、應用多元的產業生態體系,布局智能算力規模500P以上,構建高質量數據集10個以上,構建行業垂直模型20個以上,引進培育相關企業100家以上,培育“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100個以上,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這一目標的背后,是一套特色鮮明、路徑清晰的AI生態構建邏輯——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產業需求,在細分領域做深做精,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南通+人工智能=?
——展望智能時代的"南通想象"
當百年工商名城遇上顛覆性技術革命,"南通+人工智能"這個等式將得出怎樣的解?本次活動不僅給出了當下答案,更開啟了關于南通未來的無限想象。從與會專家的熱議到企業家的實踐分享,一幅AI賦能下的南通新圖景正逐漸清晰。
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視頻致辭中強調,要“共同答好‘以人工智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歷史命題”。這一觀點切中南通發展要害。作為傳統制造業大市,南通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AI技術的深度應用,將重構傳統產業的價值創造方式。
城市能級的提升器。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南通長期面臨“如何從‘北翼’變‘極核’”的命題。AI產業崛起為這一戰略命題提供了新解法。此次活動的召開,南通有望通過AI+特色產業的路徑,打造出“研發在上海,轉化在南通”的AI產業新格局。
不僅如果,在民生福祉、綠色發展、創新生態等多個維度,南通也將通過AI技術,重塑南通整體創新生態?;顒又?,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與南通市工信局、南通市數據局、市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南通市北高新區、市人才集團簽署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賦能中心共建協議。南通移動、未來集團、中天科技、常州皓鳴、中藍連海、南研智聯、先通院、中飛易達、阿法駕智能、中科文創、騰源科技、樁盟科技12家單位共建生態,破浪前行,南通AI產業從“孤軍奮戰”跨入“集群作戰”新紀元!這套組合拳正在催生“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
回望歷史,張謇時代的南通以“父教育,母實業”的理念開創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先河;放眼未來,AI時代的南通正以“智融合,創無限”的姿態書寫新的傳奇。在這場關乎城市未來的產業變革中,南通選擇的不是跟隨而是引領,不是模仿而是創新。當AI技術與江海文化相遇,當數字文明與實業精神交融,“南通+人工智能”這個等式終將得出驚艷世界的解?;蛟S在不遠的將來,人們談論中國AI產業發展時,將不再只是“北上廣深”,還會加上這個長江北岸的活力之城——南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