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軍工板塊在資本市場持續展現強勁動能,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國證航天航空指數近1月、近3月分別上漲9.15%、24.77%。這一行情背后,既有地緣局勢演變下軍貿裝備實戰驗證的直接催化,也離不開行業基本面的深度改善與長期邏輯的逐步清晰。
天弘基金《情投E合》直播間連續第三期聚焦軍工行業,邀請天風證券軍工首席分析師王澤宇與天弘基金行業研究部軍工研究員杜田野,共同解析軍工板塊“火熱”背后的深層邏輯、細分賽道的確定性機遇以及當前軍工行業的投資策略,幫助投資者梳理“東風”已至下的軍工大行情脈絡。
熱點盤點:軍貿裝備得到實戰印證,閱兵增強長期市場信心
主持人:請盤點一下近期軍工領域熱點事件,以及地緣沖突是如何印證國產裝備實力的?
王澤宇:俄烏沖突以來,地區局勢持續緊張,2025年以伊沖突、印巴沖突尤其受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巴沖突中,我們的出口軍貿裝備得到了實戰驗證。這推高了市場對后續體系化軍貿出口的關注度。我們非常看好中長期體系化軍貿裝備出口帶來的行業估值重塑和業績兌現機會。
杜田野:印巴沖突中,國產裝備的實戰表現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例如,殲-10C和梟龍通過“A射B導、C監控”的體系化作戰模式壓制印度空軍,這種互聯互通的協同能力遠超傳統單平臺作戰。軍貿更看重實戰性能,優異表現將吸引更多國際訂單,進而提升板塊估值與業績預期。
主持人:關于即將到來的“九三閱兵”,有哪些軍事裝備展示上的亮點?對軍工板塊會帶來什么影響?
王澤宇:本次閱兵系列活動規模、體系和時間跨度均超過70周年紀念活動,力度空前。近年來我國裝備能力建設進步顯著。這次閱兵將集中展示新一代航空裝備、戰略導彈等重點型號,體現裝備體系化升級與研發能力提升,進一步強化公眾對軍工產業的信心。
杜田野:閱兵展示的空中、地面裝備及無人智能、網絡對抗裝備,體現了裝備發展趨勢,能看到未來列裝方向,比如新一代隱身戰機、無人化裝備,均對軍工投資具有指導意義。盡管具體擾動周期難以預判,但通過此類展示可增強市場對裝備體系升級的信心,形成長期利好。
投資邏輯:軍工基本面行情改善,或開啟上行周期
主持人:軍工行業是否迎來困境反轉?近期上漲背后的深層邏輯是什么?
王澤宇:2025年上半年軍工表現是近三四年的“大年”,區別于2020-2021年因十四五采購訂單推動的行情。當前上漲邏輯主要有二:
一是經歷兩年多調整,軍工行業年初處于低配狀態,籌碼結構有優勢;
二是地緣政治格局變化,地區沖突加劇,各國增加國防開支,凸顯國防重要性。
展望未來,國防軍費增速穩定在7%以上,2025年是十四五末年,十五五計劃即將推出,預計十五五前期將開啟新裝備周期上行。
杜田野:軍工行業基本面已顯著改善。前兩年訂單遲滯,2025年訂單回暖。十四五初期因市場空間提升表現良好,而十五五相對十四五仍有很大增長空間,且軍貿和民用領域拓展也為軍工帶來增量市場。軍貿方面,實戰驗證裝備性能和性價比,吸引國外客戶;民用領域,商用飛機、發動機等產業鏈與軍工相關,拓展市場空間。軍工行情是基本面改善的反映。
主持人:十四五規劃窗口期訂單預計交付節奏及大型軍工央企重組,對軍工板塊有何影響?
杜田野:隨著十四五規劃穩步推進,2020-2022年上市公司業績已持續反映裝備交付進展。隨著十四五收官,裝備交付節奏加快,疊加十五五規劃提前下達任務訂單,雙周期驅動下軍工企業訂單保障性強。
王澤宇:歷史上軍工板塊重組高峰在2014-2015年,2025年兵器集團和兵裝集團重組已帶動相關標的走強。長期邏輯來看,重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提升效率,尤其在航空航天領域,適應對標SpaceX的商業航天、對標波音/空客的商用飛機的全球競爭需求。產業趨勢上,未來優質資產將加速注入上市公司,淘汰落后產能,行業整體質地持續向好,中長期看好重組推動的ROE提升。
賽道解析:軍工具有高壁壘特點,正向更廣維度發展
主持人:軍工板塊中有哪些細分賽道?板塊發展有何確定性?
王澤宇:當前軍工研究正從傳統裝備領域向更廣維度擴展。傳統賽道聚焦三方面:
● 航空裝備:占比最高,涵蓋主機廠、機載系統、結構件加工及上游碳纖維/高溫合金等原材料,,需求與飛機產業鏈深度綁定;
● 航空發動機:具備強消耗屬性,除新機配套外,維修替換需求持續,產業鏈公司豐富;
● 航天方向以導彈為核心,上游集中在芯片、元器件領域。
新興軍工領域包括如C919國產大飛機的商用航空,以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萍?/strong>三大戰略產業,推動軍工向軍民融合的“新質生產力”轉型,產業鏈公司質地持續提升。
杜田野:軍工行業具有高壁壘優勢,進入供應鏈后不會輕易替換,疊加確定性需求與消耗屬性,利潤可持續性顯著高于其他行業。
主持人:航空航天有哪些細分賽道?
杜田野:航空航天分航空、航發、航天等。
● 航空優勢是確定性強,飛機生命周期20-30年,進入裝備產業鏈后營收利潤有保障;
● 航發是消耗品屬性,有新機、備發、大修需求;
● 航天導彈有強消耗性和需求屬性,如俄烏沖突日耗上萬枚;
● 商業衛星具軍民兩用優勢,低軌衛星壽命短需持續替換,也具備耗材屬性。
投資機會:低空經濟、航空航天軍貿增長潛力十足
主持人:低空經濟能否成為航空航天板塊的重要增長點?
杜田野:低空經濟自提出以來發展迅速,應用場景豐富,如低空+旅游、農業、運輸等。當前全國各省市也在推進相關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其核心優勢在于應用廣泛性與實施可行性,未來有望成為泛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增長極。
以低空物流為例,其在特定地理環境中優勢顯著。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因海域阻隔,陸路運輸需繞行,而低空航線可實現幾分鐘直達,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在多山地區,陸路受限導致運輸困難,低空航線則能縮短距離、提升效率。此類場景充分體現了低空經濟在運輸便捷性與成本優化上的獨特價值。
主持人:軍貿能否成為航空航天板塊的重要彈性來源?
杜田野:盡管軍貿流程長、周期長,但它能切實提升公司的基本面,是航空航天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方面,軍貿帶來新增訂單,產品價格和盈利能力也較強,可增厚公司EPS(每股收益);另一方面,通過軍貿拓展市場空間,可提升公司未來成長性,利于提升PE(市盈率),形成EPS和PE雙提升的機會。
近10年我國軍貿占全球份額不到5%,而美國占比40%-50%,俄羅斯、法國超10%。雖然當前我國軍事裝備性能提升,但軍貿份額與之不匹配,未來提升空間大,尤其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軍貿市場增長潛力足。
王澤宇:軍貿增長的深層邏輯來自兩方面:
● 軍貿技術溢價:我國裝備已從仿制邁向自主研制乃至技術引領升級,軍貿需求驗證國產裝備競爭力。以美軍F35為例,自購價約8000萬美元,出口新加坡達2.5億美元。
● 商用航空出海:我國大飛機專項積累數十年技術,伴隨C919走向全球市場及后端維護體系搭建,推動技術成果轉化。
投資建議:軍工板塊波動性高,建議逢低布局或定投參與
主持人:如何看待軍工板塊估值高的特點?當前軍工板塊估值處于什么水平?
杜田野:軍工板塊估值相對偏高但有其合理性,主要源于三點:
一是行業壁壘高,如發動機整機廠全球稀缺,競爭格局穩定;
二是戰略價值突出,軍品關乎國家安全;
三是需求確定性強,國防裝備更新具有剛性。
當前除個別公司估值偏高外,多數公司估值已與其產業鏈地位、收入確定性及競爭格局相匹配,整體處于合理區間。短期事件可能擾動估值波動,但中長期中樞仍具支撐。
主持人:投資者投資軍工企業需要注意什么?
杜田野:軍工行業波動性較高,建議采用逢低布局或定投策略平抑成本,避免盲目追高
王澤宇:軍工行業產業格局穩定但更新周期長,建議以長期視角跟蹤。核心邏輯包括:
供需端變化:自2018年國際環境變化后,軍備重要性凸顯;“十四五”期間裝備更新換代加速,如四代戰機、驅逐艦等。
技術方向:信息化、智能化將重塑未來戰場形態,具備相關技術儲備的細分領域,如導彈制導、無人機或更具超額收益潛力。
訂單透明度:軍工訂單多為長期項目,需關注企業技術迭代能力與政策導向,而非短期數據擾動。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借助跟蹤航空航天指數的ETF產品是高效參與軍工投資的重要途徑。航空航天ETF天弘(代碼:159241)緊密跟蹤國證航天航空行業指數,高度聚焦戰機和衛星產業鏈等航空航天核心發展方向,是目前市場上“含軍工量”第一、“無人機含量”第一、“含航量(航空裝備與航天裝備)”最高的軍工指數。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國證航天航空指數2020-2024年各年度及2025年以來漲跌幅分別為76.34%、11.34%、-28.08%、-13.31%、14.50%、7.15%,數據來源于Wind,截至日期2025.7.8?;鸫嬖诟櫿`差。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指數的過往業績不代表任何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
— 證券市場周刊 廣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