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一輛改裝后的摩托車在市區馬路上高速行駛,車聲轟鳴。民警見狀,沒有立即強制攔截,而是派出便衣組跟隨,直到該車進入完全封閉的地形并降速后才攔截查處。民警這才發現,駕駛者為一名未成年人。
這是《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跟隨山東省臨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民警參與打擊整治“飆車炸街”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時看到的一幕。
“既要及時制止違法行為,又要避免因強制攔截造成風險后果,路面查緝環節難度大。”臨沂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交通管理支隊支隊長王志強告訴記者。
如何破局?“除了路面管控外,關鍵是‘前探一步’和‘延伸一環’,即提前研判預警信息精準打擊和延伸治理非法改裝‘產業鏈’,形成整治閉環。”王志強說。
提前研判精準打擊
走進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記者通過實戰指揮平臺看到了全省“飆車炸街”數據分析熱力圖,今年以來“飆車炸街”警情的整體趨勢、區域分布一目了然。區域分布中還列清了全省16市的24個“飆車炸街”高發區域,對車輛類別、高發時段也做了統計分析。
“實時分析研判警情,明確重點車輛、重點行為、重點道路、重點時段四個‘維度’,讓‘飆車炸街’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能瞄準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副總隊長張成遠說。
今年6月,聊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派出便衣警力到網吧、臺球廳等“飆車炸街”少年高頻出入的場所進行信息搜集,還順線摸進了當地“飆車炸街”群,在群成員謀劃集會時,提前引導進入相對安全的封閉場所,并安排蹲守警力在“飆車炸街”進行前將參與者查處。
“一方面,收集研判110、12345等平臺接報以及網絡巡查中發現的線索,提升打擊針對性。另一方面,對‘飆車炸街’警情進行分析研判,根據時間、地點確定嫌疑車輛和人員,精準開展重點路面巡防。”臨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二級高級警長繆興智說。
在煙臺市,針對購物商圈、網紅打卡地、餐飲酒吧、夜間等“飆車炸街”易發多發點位、時段,煙臺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采取“警便結合”的勤務模式,充分發揮交警鐵騎“小、快、靈”優勢,第一時間精準發現、快速處置“飆車炸街”違法行為。
及時回應群眾訴求
“深夜巨大的引擎轟鳴聲太吵了,把人從熟睡中驚醒”“看著膽戰心驚,那飛快的車速讓正常行駛的人不敢上路”……
記者發現,不少受訪群眾對“飆車炸街”違法行為深惡痛絕,支持和期待公安機關嚴查嚴管。
今年6月17日,聊城市茌平區劉女士通過自己的新媒體賬號反映,晚上在金牛湖不時有未成年人騎電動摩托聚集,在湖邊橋上翹車頭、玩漂移,嚇得自己和家人都不敢散步了。根據這一線索,茌平公安機關連夜布控查扣3輛改裝車并每日安排警力在金牛湖巡邏,截至目前沒有再發生一起“飆車炸街”違法行為。“現在放心散步,晚上湖邊唱歌的、遛娃的,可熱鬧了,這才是金牛湖該有的樣兒!”劉女士說。
在臨沂市,民警緊盯“街面”主戰場,實行警種聯動、混合編組,每晚24時至次日凌晨4時,以“飆車炸街”違法多發的6條交通主干線及酒吧、臺球廳等易聚集區域為重點,采取無人機巡航、地面巡防、視頻巡檢等技戰術,今年以來累計查扣非法改裝“電摩”等車輛970余臺,教育訓誡1400余人次,行政拘留48人,刑事拘留7人,形成了強力震懾。
圖為臨沂交警查處摩托車非法改裝。張增光/攝
據了解,打擊整治“飆車炸街”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山東公安機關建立交管、治安、刑警、特警、派出所等警種聯動機制,對于群眾反映的“飆車炸街”違法行為迅速打擊查處。同時,依托“全息感知”平臺、無人機高空跟蹤等技術手段深度分析研判,對實時發現的電摩非法改裝、“飆車翹頭”等違法行為及時處置,確保“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治理非法改裝產業
記者了解到,有些電動摩托車產品設計上存在易被改裝特點。比如,某些品牌電動摩托車自身設計中有預留的接口便于電機改裝、解碼限速比較容易突破等,這類產品往往成為非法改裝的首選。還有些“飆車炸街”的未成年人會購買電機、電瓶、控制器改裝“三大件”進行非法改裝。
為抓好非法改裝“產業鏈”治理,棗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聯合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部門強化溯源管理,及時向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通報涉嫌非法改裝門店、非法銷售關鍵零部件商家等線索,加強對汽修廠、摩托車修理店、電動車維修店等商家的日常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非法改裝違法行為,依法關停非法改裝黑窩點,情節嚴重的吊銷經營許可證。
同時,棗莊公安機關還下發《關于規范辦理涉未成年人機動車業務告知書》,宣傳涉未成年人辦理機動車業務的有關法律法規,并與企業負責人逐一簽訂《關于規范涉未成年人交易機動車業務承諾書》,規范二手車流通管理。對涉未成年人二手車交易業務進行嚴格監管,核實未成年人購買機動車時是否獲得監護人同意、追認,核查檔案資料是否齊全等,堅決杜絕未成年人違法違規交易機動車問題。
據了解,山東各地公安機關堅持溯源倒查抓整治,從源頭上清剿非法改裝安全隱患。對路面查緝涉嫌非法改裝的車輛,及時向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通報涉嫌非法改裝店(廠)線索,依法嚴厲處罰違法企業,擠壓非法改裝市場空間。行動以來,全省共核查汽車租賃企業7485家,走訪汽修廠、摩托車修理店、電動車維修店4235家,查獲非法改裝窩點6處。
查處一起教育一片
7月3日晚,記者在隨警直擊臨沂“飆車炸街”整治現場發現,當日民警查處的9名非法改裝電動摩托車駕乘人員,均為輟學未成年人。數據顯示,臨沂市的“飆車炸街”違法行為人中未成年人占80%。
記者與被查處后帶到派出所接受民警詢問的未成年人交流,發現“覺得很酷很帥”“發到視頻平臺上吸引眼球”等是其“飆車炸街”背后共同的心理。
“‘飆車炸街’違法行為人多是14歲到17歲,這一時期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飆車這種被視為叛逆的行為恰好成為他們展現個性的方式。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對他們缺乏關心和理解,他們更容易通過飆車來尋找價值感。”臨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蘭山區商貿物流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張煥龍分析認為。今年3月以來,張煥龍參與“飆車炸街”專項行動30余次。
針對未成年人參與“飆車炸街”的心理原因,如何加強宣傳引導?山東各地公安機關注重現場教育,讓現場被查處人員充分認識“飆車炸街”的危害性,并充分利用媒體平臺曝光典型案例讓群眾引以為戒,實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教育一片、警示一群”的效果。同時,深入開展交通安全進校園活動,加強對青少年教育引導,從“警、校、家”方面入手開展聯合勸誡。
在煙臺市,為倡導廣大摩托車愛好者文明騎行、安全出行,煙臺公安交管部門成立了由800名摩托車愛好者組成的鐵騎志愿者隊伍。結合中高考等重要節點,號召志愿者參與中高考服務保障,并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鐵騎志愿者頒發獎牌。煙臺公安還發動了20余名正規機動車愛好者協助做好改裝車輛的檢查認定,形成警民共同參與的聯動機制。
圖為煙臺交警為有突出貢獻的鐵騎志愿者頒發獎牌。
據了解,今年5月以來,山東省公安廳選取臨沂、棗莊、煙臺等10市作為開展“飆車炸街”違法犯罪專項治理重點區域,嚴打嚴查重點違法行動以來,各地開展集中整治79次,排查電動摩托車2.4萬余輛,查處涉嫌“飆車炸街”違法行為2077起,有效整治了“飆車炸街”違法行為,及時剎住了午夜引擎轟鳴的“狂歡”。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東良 李娜 通訊員 馮立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